衛生署曾經多次針對台灣的野鳥糞便做禽流感的監測工作,發現台灣的野鳥的確帶有許多種類的禽流感病毒。但是,這些禽流感病毒從未侵襲台灣民眾,台灣也從未發現有受到禽流感感染的確定病例。如果,之前從來沒有這樣的病例,為何要求民眾不要賞鳥?
雖然在理論上,禽流感可能藉由候鳥來到台灣,並感染台灣的雞鴨類動物。但是雖然台灣的候鳥被監測出數十種禽流感,台灣近幾年的雞鴨都沒有新型流感病毒出現的疫情,所以我們無須窮緊張。如果說要緊張的話,應該是台灣的雞鴨要緊張,人類不必緊張,因為禽流感是專門攻擊禽鳥類動物的特殊病毒,它們感染人類屬於偶然而非必然。
禽流感感染人類需要藉由親密接觸雞鴨排泄物才會發生,而且必須有像東南亞H5N1型禽流感那種高病原性的病毒才會有病重的情形。賞鳥得到禽流感的前提是:1.
候鳥剛好得到流感 2. 那禽流感病毒是高病原性的 3.
候鳥在天上飛的時候,剛好便便,然後那便便剛好掉到人的口鼻部位,以致於不太能侵襲人類細胞的禽流感病毒能夠在人體內部開始作怪。整個說來,這根本是不必考慮的機率。
至於禽流感如果發生大突變,變成新型流感以後,那已經變成人流感而不會再以候鳥等有關。突變出來的新型人流感可能會席捲全球,但不可能藉由禽鳥傳播,因為它們已經不再是禽流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