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主“老醫”榮獲特別醫學貢獻獎個人獎 (1999)-(國家生技暨醫療保健委員會) | ![]() ![]() ![]() |
|
【專業和一般】
【H1N1 INFLUENZA-2009--CDC-USA】
【SARS--CDC-USA】
【Panendemic (H1N1)2009--WHO】
【SARS--WHO】
【SARS--MEDLINE】
【JAMA-EXPRESS
Clinical Features and Short-term Outcomes of 144 Patients With SARS in the Greater Toronto Area - Early Release Article, posted May 6, 2003】
【Identification and containment of an outbreak of SARS in a community hospital - CMAJ ‧ May 27, 2003; 168 (11)】
【A multicentre collabor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Lancet 2003 May 17;361(9370):1730-3, Abstract
】
【疫苗】(10/01/25)
台灣之前接種疫苗後死亡病例,官方說法是「與疫苗無關」;這是疫苗「安全性」的爭議。
上週出現首例施打H1N1新流感疫苗後「仍感染新流感」的死亡病例(台中二中的盧姓學生),這是疫苗「有效性」的問題。
筆者任職美國政府衛生單位,參與新藥上市核准過程及上市後安全性追蹤,應有「專業」資格向衛生署請教幾個問題:
一、台灣到目前為止注射五百萬餘劑H1N1新流感疫苗,死亡人數三十人;美國注射了近一億劑,死亡人數三十二人。美國接種人數為台灣二十倍,死亡人數只多了兩名,比例差距極為驚人。請問衛生署如何解釋?
二、國光生技曾於媒體投書表示「國光確實有季節流感疫苗製作之實際經驗(衛署菌疫製字000113號)」。可是,「衛署菌疫製字000113號」藥證,乃是二○○一年衛生署核發給由日本北里研究所製作、國光「分裝」的「季節性流感疫苗」的藥證;二○○九年國光「製作」的「H1N1新流感疫苗」卻借用這個二○○一年核發給北里的「季節流感疫苗」藥證,請問衛生署依據何在?
三、針對H1N1疫苗,美國的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就「既有藥證的季節性疫苗」,以「更換病毒株」的方式快速審核,因為這些廠牌過去的紀錄(track record)已經建立起安全性總則(safety profile)。.....(詳見全文)
醫師和病人,當將近五十年前我剛當醫師的時候是一個多麼美好、安和的情境。醫師滿懷慈悲心,沉浸在解除病苦的喜悅和成就感,病人由衷感激醫師的盡心治病,互相融合在互信互助的桃源鄉。醫師儘其所知所能只想怎樣把病治好,當病人不幸過世時,雖然家屬仍然感激你所為的一切,醫師心中的難過和失落感仍不能忘卻。還記得清楚,當我還是住院醫師時,一位外國旅人因急病急救無效去世,過幾天旅人的妻子親自從國外來處理後事時,特意持禮物來致謝,禮輕意重,我感懷的是誠意和感謝心。
仁愛醫院轉診事件發生迄今十餘天,由於人命關天,而且轉診過程荒謬,因而輿論沸騰,對醫界形象造成極大的傷害。事實真象尚在調查中,但千夫所指似乎都向著總住院醫師,甚至台北市醫師公會倫理委員竟會做出停業六個月的建議,扭曲如此,實有商榷的餘地,對此,德德醫師的「五問台北市政府高官」(自由廣場,一月二十一日),真是一針見血之論。純就醫學而言,急診處的任務是對求診病患做儘量正確的診斷,據以決定病人 (1)、可經初步治療後回家並安排複診,例如一般外傷或尿路結石引起劇痛的病人; 或(2)、需要住入普通病房,例如急性肺炎病人,或住進加護病房,例如心肌梗塞病人; 或(3)、需立即開刀,例如胃穿孔或如邱小妹的頭部外傷。以胃穿孔為例,做出診斷後急診醫師應立即聯絡消化系外科醫師簡報病人急需手術的病況,如無疑義立即安排手術,為搶時間未必非等親自診察病人再做決定,但要在術前審視病人確診後才進行手術;如對急診醫師的診斷有意見,則外科醫師應親看病人再做決定。此一分工模式,在團隊合作已有默契且彼此信任的情況下,司空見慣沒有什麼問題。準此,則林致男醫師於電話中與急診醫師討論認診斷明確,需要緊急手術,但礙於院內條件必需轉院,林醫師未親自診視病人做此決定,不能說絕對錯,說是醫德有問題則太沈重,醫界諸公有多少人從未在電話中下醫囑,有資格丟林醫師「石頭」? ..... (詳見全文)
台北市政府公布台北市立總醫院仁愛院區的人球事件的真相,讓社會各界感到震驚和痛心,許多人轉而嚴厲指責馬英九和張珩,這種現象,就如同古代民眾鼓譟,要投石擊斃不貞婦女的場面,需要一個人大聲喊叫,提醒全國同胞都要自我反省,是否都能問心無愧的責備這兩人?受虐女童人球事件,是半世紀以來不良的醫療政策,拖累醫學教育訓練,各界阻礙改革所累積的許多惡果,最明顯的一次,其餘不為人知,沒有被揭發者,為數更多。歷代的執政黨高層、行政院院長、民意代表和民眾,都有虧欠,請大家一起來反省檢討。從事醫學教育的我們,早已為台灣的醫學教育訓練不良,表達關切和憂心,多次公開呼籲儘速改革,也提出改革的書面報告,可是都被忽視,甚至被部份社會人士誤解為爭取醫界私利。 ..... (詳見全文)
一個四歲女童被她酒醉的父親毆打成顱內出血,由於在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大台北地區找不到神經外科加護病床,而被轉送到兩小時車程外的台中就醫,延誤治療時機達六小時。此事已引發輿論廣泛的議論。目前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加護病房床位之有無及緊急醫療網是否失靈上,這也是當初仁愛醫院決定將病人轉到台中去的原因,其實此事件的發生重點可能不在這裡。 ..... (詳見全文)
防控 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浩劫-有感:- 台北醫學大學內科兼任教授-吳昭新 醫師 (03/04/27)
SARS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已經是全國人民都知道也引起恐慌的國家大事件,所有的媒體時時刻刻都有詳盡的報導,筆者不必在這裡做多餘的解釋說明。作為過去從事過防疫工作的筆者最欣慰的是終於看到政府在今天宣佈要採取嚴格管制境外移入的防疫上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漏洞,此後可以專心處理國內的病例和國內傳染的防疫措施。雖然是遲來的措施對於堵住 SARS 的蔓延應發揮其效果。本人非常地了解政府為了台灣很特殊的政治環境不得不延緩早就應該採取的措施,但也同時盼望全國人民能同心協力來對付這一可能的浩劫。
雖然記憶已模糊(亦即表示沒有發生過重大混亂情景)回想在民國六十一年筆者在故衛生署署長王金茂先生的領導下指揮醫護人員處理也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法定傳染病,病例數也達一、兩百,但在我的記憶中所有的醫護人員都能盡其責任,沒有一位醫護人員有所埋怨或逃避。當時是還在戒嚴時期,這一種傳染病的公佈會影響國家經濟所以都沒有公佈,而一直到所有的病例都病癒了都沒有引起社會上的恐慌。當然時代不同了,人民絕對有知的權利,只是希望各媒體多報導正面的消息和知識,少報導負面的情緒性反應,以免引起社會的不安。我聽到有關不少醫護人員自願參與病人的醫療、政府正全力從事於防疫,請媒體多報導這些正面消息,讓全國國民都能冷靜理性地來面對 SARS 的防範控制。
另外讓筆者欣慰的是看到政府在近幾年來制定了不少有關防疫的法律規章,也將政府防疫機構一統為疾病管制局,這些都對於防疫時的執行公權力有所依據,也能提高統一指揮的效果。在民國八十年,筆者時任預防醫學研究所所長和檢疫總所所長時,有感於政府機構組織多疊床架屋,事權、責任重疊不明,爭權委責屢見不鮮,因此蒐集世界各國的資料並規劃、建議將前述二機構和衛生署防疫處一統為疾病管制局。但被當時的直屬長官譏為如何安排六位主管,筆者曾回答以政府是為人設事或是為事設人,但終因官大學問大,不被採納。之後,於民國八十八年(筆者退休後六年)在腸病毒流行的社會與論壓力下 ,衛生署終於改制成立疾病管制局。
可惜的是在改制時,筆者在職期間與當時的主任秘書吳嘉栗先生為提高所內人員素質廣納防疫人才而一同奔走辛苦爭取到的使預防醫學研究所成為三種人事制度並行(即公務員、技術人員、教員任用三種人事制度並行)的全國第一個機關,使以後具有教員資格但不具公務員資格的人才也能進入預防醫學研究所任職,提高研究所人員的素質的人事制度-之前因受限於公務員任用法使預研所無法任用研究人才-,在改制時因承辦官員並沒有認知其重要性,也因沒有實際參與當時奔走、周旋於行政院和立法院之間的辛苦(以後核能研究所也輕易地援例獲准施行此人事制度),而輕易放棄得來不易的制度,是為美中不足,真可惜。
所幸此制度造就了今天的涂醒哲署長(還有幾位不具公務員資格的官員)。當他離開台北市衛生局局長後,因不具公務員任用資格不能當防疫處處長時,就引用到此人事制度,先掛名在預防醫學研究所當研究員,實際上在衛生署當防疫處處長,後任改制後的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局長而署長,筆者衷心慶幸他的官運一帆風順。雖然這不是當時筆者等所奔走的真正目的,如果這次的 SARS 風暴能成功壓制下來,也算是意料外的收穫。
附帶想到的是,當時筆者除了建議改制防疫系統外也提到藥政系統也需要統一事權,但至今還不見有所改革,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實現。
總之,在民主、自由的時代,每一個人都有自由發言的權利,但千萬不要因此影響傳染病的防治。傳染病若防範失錯會影響國家的命運也就是每一個國民的命運,籲請全國國民全力同心協力以赴,不要只求或主張個人的權利,因小失大。
【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症候群】(02/09/07)
【荷爾蒙補充治療】(02/07/11)
【炭疽病】(01/11/14)
2. 對抗炭疽熱的新發現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1/10/27)-許英昌╱英騰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楊肇基╱中山醫學院副教授(01/11/14)
3. 炭疽病 - 小檔案- 台北醫學院內科-吳昭新 醫師 (01/10/26)
4. 炭疽熱的病因及治療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1/10/24)-林榮光╱醫師(01/11/10)
5. 新法對抗炭疽熱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1/10/23)-許英昌╱英騰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楊肇基╱中山醫學院副教授(01/11/10)
2. 傳播性海綿樣腦症與狂牛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任 陳順勝教授
2. (一般)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PBSCT) -彰化基督教醫院72病房
( 陳素慧護理師)(01/09/04)
1. (一般)人類幹細胞——廿一世紀醫學新視野 -長庚醫院林口院區婦產部(副院長 宋永魁、主治醫師 鄭博仁)(01/09/04)
【腦脊髓膜炎】(01/06/04)
1.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怎樣傳染?有那些症狀?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腸病毒】(01/04/11)
5. 腸病毒疫情再現 -台大醫院小兒部(李秉穎 醫師)--每年的夏天,台灣地區都會有腸病毒的流行,而在六十幾種腸病毒之中,每一年都會有不一樣種類的腸病毒在流行。根據目前為止的檢驗資料,腸病毒七十一型在今年是有流行,但是還有很多其他腸病毒在流行,包括同樣會出現手足口病的克沙奇病毒A十六型病毒。.....
4. 腸病毒問答集-台大醫院小兒部(李秉穎 醫師)-- 腸病毒與克沙奇病毒有何不同? 腸病毒的傳染途徑為何?傳染力可以持續多久? 我們怎麼知道是不是腸病毒感染?.....
3. 疾病管制局發出腸病毒疫情警訊,提醒民眾注意清潔 勤洗手 病童多休息 (五月二十二日疾病防制局新聞稿)
1. 疾病管制局發出腸病毒疫情警訊民眾注意清潔 勤洗手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 (五月十七日疾病防制局新聞稿)
【漢他病毒肺症候群、漢他病毒與老鼠】(01/01/22)
【噬血球症候群】(01/01/20)
【醫療糾紛】(00/08/22)
【眼科的手術】(00/05/12)
【偏方、另類治療】(00/04/10)
1.登革熱簡介- 台北醫學院內科-吳昭新 醫師 (02/09/07)
(關鍵詞:登革熱﹔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症候群﹔內科﹔傳染病科)
最近台灣南部登革熱猖獗,一般大眾對於防範的配合度不夠是原因之一,固然這是由於人類的自私心和僥倖心作祟,也由於五十年來有關當局的衛生教育之不當所致,應有所省思及亡羊補牢。
越南如何防治登革出血熱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2/09/06)-蘇益仁╱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02/09/07)
八月二十五日在疾病管制局的資助下,我赴越南胡志明市(西貢)第一兒童醫院考察登革出血熱的防治及醫療體系。回國後驚覺台灣有兩例登革出血熱死亡的案例,死亡率達八%,與胡志明市的零點二%死亡率顯然高出甚多,值得醫界重視及檢討。 越南的登革熱病例每年近十萬人,重症的登革出血熱有五千人左右,但每年死亡不到十人,其原因在於他們在十年前開始展開一個有系統的醫療轉介制度及再教育系統,對如何早期辨認出登革出血熱及休克症候群有一套完整的標準守則(guideline)及轉介規範,但其中最關鍵的還在成立登革出血熱研究部,由第一兒童醫院的蘭教授及洪醫師主持,從事登革出血熱病人早期診斷、重症處置,以及諮詢及教育的工作,使得登革出血熱的死亡率由十年前的十二%減低至目前的零點二%,成效驚人。 ..... (詳見全文)
預防登革熱,避免出血性登革熱
-行政院衛生署(02/09/07)
什 麼 是 登 革 熱 ?
登 革 熱 俗 稱 「 天 狗 熱 」 或 「 斷 骨 熱 」 是 由 登 革 熱 病 毒 引起 的 急 性 傳 染 病 。 它 的 傳 播 媒 介 是 埃 及 斑 蚊 及 白 線 斑 蚊 。 登 革 病 毒 依 其 抗 原 性 分 為 1 、 2 、 3 、 4 型 。 .....
出 血 性 登 革 熱 不 同 於 典 型 登 革 熱 , 死 亡 率 約 15 至 50 % 。 ★ 注 意 事 項 : 罹 患 登 革 熱 的 患 者 要 多 休 息 , 補 充 水 份 , 與 醫 師 充 份 合 作 遵 照 醫 師 的 指 示 服 藥 , 大 約 一 個 星 期 後 就 能 逐 漸 康 復 , 不 會 有 後 遺 症 。 患 者 在 生 病 期 間 , 若 被 病 媒 蚊 叮 到 , 會 將 病 毒 傳 給 病 媒 蚊 , 病 媒 蚊 再 去 叮 咬 別 人 時 , 就 會 把 病 傳 給 別 人 。 為 了 不 使 病 再 傳 染 別 人 , 患 者 在 生 病 期 間 臥 床 要 掛 蚊 帳 , 而 且 要 清 理 住 家 環 境 , 不 使 病 媒 蚊 孳 生 。 前 往 東 南 亞 旅 遊 , 返 國 後 身 體 不 適 , 應 儘 速 就 醫 , 交 代 旅 遊 行 程 , 提 供 醫 師 診 治 參 考 , 避 免 登 革 熱 境 外 移 入 。 醫 師 診 治 病 人 發 現 有 疑 似 登 革 熱 症 狀 之 病 例 , 應 儘 速 報 告 衛 生 單 位 , 以 便 採 行 緊 急 防 治 措 施 , 避 免 危 及 家 人 、 鄰 居 之 健 康 。 防 治 登 革 熱 應 避 免 白 天 被 蚊 蟲 叮 咬 : 裝 設 紗 窗 、 紗 門 。 登 革 熱 流 行 期 間 , 睡 覺 時 應 掛 蚊 帳 。 應 選 購 環 境 保 護 署 登 記 合 格 之 環 境 衛 生 用 藥 , 於 家 庭 陰 暗 處 噴 灑 , 非 必 要 時 不 使 用 殺 蟲 劑 。 白 天 室 內 陰 暗 處 可 使 用 捕 蚊 燈 滅 蚊 。 ..... (詳見全文)
1.荷爾蒙補充治療 - 新訊- 台北醫學院內科-吳昭新 醫師 (02/07/11)
(關鍵詞:荷爾蒙補充治療 ;更年期;婦產科;腫瘤科)
於昨天 (02/07/10)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對於一萬六千人有關更年期婦女的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大型實驗接受者突然喊停用藥,引起一般用藥者的惶恐,紛紛打電話問醫師如何處理。在美國有六百萬婦女正在接受該項治療,在台灣也有很多婦女在接受同樣治療。有關用藥與否將會有討論繼續出現。有關以往的說法依據請參考本網分類索引的婦產科網頁和使用全文搜尋查詢有關文章。
醫師有「告知病人」的義務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2/07/13)-許文德╱婦產科診所院長(02/07/20)
(關鍵詞:荷爾蒙補充治療 ;更年期;婦產科;腫瘤科)
一項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主 持,針對一萬六千六百零八名介於五十到七十九歲之間的更年期婦女,接受「荷爾蒙補充治療」(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簡稱HRT)可能導致風險的研究,原本打算由一九九八年進行到二○○五年,利用八年半的時間評估這項治療的「風險與益處」(risks and benefits),未料卻提早三年在本月初喊停,其主要原因是到今年五月底為止的統計,即已明顯出現各種警訊,其中合併服用動情素與黃體素兩種女性荷爾蒙的受試婦女,罹患乳癌及各類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明顯較未服用者增加,在此情況下,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自六月起 即停止該項試驗,並在七月九日宣佈此一令許多服用荷爾蒙婦女震驚的決定。 ..... (詳見全文)
停經後婦女荷爾蒙替代療法何去何從?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2/07/13)-謝炎堯╱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副院長(02/07/20)
(關鍵詞:荷爾蒙補充治療 ;更年期;婦產科;腫瘤科)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由其主導的前瞻性停經後婦女荷爾蒙替代療法臨床試驗結果,比較使用和不使用荷爾蒙替代療法各一萬名婦女中,使用者比不使用者,得乳癌的病人多八人,心臟病多七人,中風多八人,下肢和肺臟靜脈血栓栓塞多十八人,雖然具有學術性的統計意義,可是對病人的人生意義又是如何? 婦女停經是因為老化導致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和黃體素兩種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量減少,引起身體交感神經陷入不穩定狀態,出現臉部灼熱潮紅、冒汗、情緒不穩定、睡眠障礙和憂鬱等更年期症候群症狀。同時全身生理和新陳代謝產生變化,長久以後,骨骼骨質密度減少,骨質疏鬆逐漸進行,至七、八十歲時,常發生脊椎骨和四肢骨折,同時女性性器官和膀胱退化萎縮,容易感染細菌和黴菌,發生陰道炎和膀胱炎。陰道乾燥,從事房事時,痛苦不堪,從而迴避性行為,可能發生家庭危機。 ..... (詳見全文)
1. 炭疽病 - 新訊- 台北醫學院內科-吳昭新 醫師 (01/11/10)
(關鍵詞:炭疽病 ;傳染病科;細菌戰;生物戰;生化戰)
(2001/11/10)自從 2001年十月三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頭一起炭疽病菌生物戰恐怖事件後,因為以往無充分的實際經驗資料,美國疾病防治中心(CDC)每星期繼續發表一次新發現病例及有關預防、治療、經驗的資料和指針提供醫療界和一般大眾做參考,已發表者有十月十二、十九、二十六,十一月二、九日共五次。
炭疽熱風暴震驚西方文明國家,也加速科學界對此疾病的研發及探討。研究人員指出,唯有於早期感染時,連續服用抗生素Ciprofloxacin六十日,方能奏效;用藥若不當或不適,易引起副作用及抗藥性。 另一方面,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唯一核准製造疫苗的公司BioPort,已於一九九八年停止生產炭疽疫苗,令人擔心剩餘二萬四千劑疫苗,是否足以應急。如何製造新的抗生素,安全有效的疫苗及對抗毒素的藥物,乃未來研究發展必要的趨勢。 ..... (詳見全文)
(關鍵詞:炭疽病 ;傳染病科;細菌戰)
炭疽病是一種因感染炭疽芽孢桿菌(Bacillus anthrax)所引起的急性感染症,常發生在溫血動物,但也會感染人類。常在農業地區的動物發生,如中、南美,南歐,東歐,非洲,加勒比海以及中東地區。人類是由於偶然接觸到感染的動物或其產品而感染。接觸到死亡的動物或由常見炭疽病的國家輸入的動物產品(工業炭疽病)的工作人員會感染到炭疽病。炭疽病的感染途徑有三種:.....(詳見全文)拜讀許英昌、楊肇基大作「新法對抗炭疽熱」(自由廣場,十月廿三日)後,對兩位作者提出病因解釋為炭疽桿菌能形成芽孢,以增加抵抗外界的能力。 在適當環境時,能分泌毒素,包括保護性抗原(Protective Antigen,簡稱PA)、致命因子(Lethal Factor,簡稱LF)及水腫因子(Edema Factor,簡稱EF)等毒素,三種蛋白個別並無毒性,然而形成雙體或三體,則將導致宿主產生類似休克及死亡。 這個解釋並不適當。 ..... (詳見全文)
美國佛羅里達州、內華達州及紐約陸續傳出數起炭疽熱病例,目前並無直接證據證明和恐怖份子有關,但卻已引起美國政府及百姓極度關切。 一連串的疑問,包括是否由一有組織的恐怖份子所策劃,如何獲取炭疽桿菌以及人們應如何小心防範,以免遭受感染,已引起一系列討論。本文重點在於介紹整個致病的分子機制及科學家如何利用新分子生物診斷及對付炭疽熱。 ..... (詳見全文)
【狂牛症和庫賈氏症】(01/10/14)
1. 狂牛症和庫賈氏症 - 小檔案- 台北醫學院內科-吳昭新 醫師
(關鍵詞: 狂牛症 ;傳染病科;庫賈氏症)
最近在鄰近的日本發現牛隻感染狂牛病死亡的病例,使一般人民產生恐慌不敢吃食牛肉,日本厚生勞動省也嚴格執行牛隻牛肉檢查,以防蔓延。
3. 認識庫賈氏病
-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4. 英國狂牛症事件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新聞深度分析簡訊-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劉文俊醫師 (雖然文獻較舊,但仍可參考)
5. -狂牛症新聞集錦-- 大紀元新聞網 (01/10/12)【幹細胞】(01/09/04)
3. (一般)製造胚胎供幹細胞研究 引爭議 -自由時報國際新聞 (01/07/12)
( 陳素慧護理師)(01/09/04)
(關鍵詞:幹細胞;成人幹細胞;細胞療法
;)
根據十一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美國科學家已首度在實驗室中利用捐贈者的精子與卵子以人工受孕方式結合成人類胚胎,並從中抽取幹細胞。由於這項研究只是單純為了抽取幹細胞供醫療研究,因此引發了激烈的倫理與道德爭議,也使得目前美國國內有關幹細胞研究的爭論更加熾烈。 .....(詳見全文)
(關鍵詞:幹細胞;成人幹細胞;細胞療法
;)
外科手術,放射線療法及合併化學藥物治療是目前對抗惡性病變的重要方法,但是因為化學藥物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會毒害人體的骨髓,所以必須限制其劑量但也因此減低了療效。自體幹細胞移植是將病人自己健康的幹細胞先抽取並保存起來,在高劑量化療或全身放射線治療(TBI)後,骨髓功能被抑制的時候,回輸體內以達重建造血功能。.....(詳見全文)
(關鍵詞:幹細胞;成人幹細胞;細胞療法
;)
幹細胞(stem cells) 的研究,是近幾年來相當熱門的主題。它曾經被著名的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 選定為1999 年的「年度突破」。在深入此一領域之前,必須先了解何謂幹細胞?什麼是豐富潛能幹細胞 (pluripotent stem cells)?豐富潛能幹細胞的來源?在科學上的重要性及在健康照護體系中所提供的遠景?以及,何謂成人幹細胞 (adult stem cells)?解讀「幹細胞」:幹細胞充滿著無限的可能,它得以經培養過程而不斷行細胞分裂至無窮盡的週期,並產製各式各樣特異細胞。.....(詳見全文)
2. 腦膜炎雙球菌-台大醫院小兒部(李秉穎 醫師)
6.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腸病毒資訊-- 腸病毒防治簡介
腸病毒Q&A ,
腸病毒曲線圖 ,
國際腸病毒防治資訊,
1998年台灣地區定點醫師手足口病監視結果 ,
1999年台灣地區定點醫師手足口病監視結果 ,
2000年台灣地區定點醫師手足口病監視結果 。
.....
花蓮吳性夫婦猝死原因,衛生署證實為因感染漢他病毒。什麼是“漢他病毒肺症候群”?.....
花蓮吳性夫婦猝死原因台大病理部解剖檢驗的結果認為是因“噬血球症候群”而死亡,病因則尚不明。什麼是“噬血球症候群”?.....
最近幾星期來對兩件醫療糾紛在報端上各方有不同的見解。(00/08/13 ~ 00/08/22)
最近幾天有關眼科手術後果的爭執成為新聞焦點,且看網路上有關眼科手術的文章做為我們了解問題的參考。
1. 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馬偕醫院眼科雷射屈光手術中心--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目前以準分子雷射來進行的PRK(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雷射屈光角膜切削術)及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1eusis,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兩種雷射近視手術,希望能讓大家對這些先進的雷射近視手術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2. 白內障-馬偕醫院眼科(劉宗學 醫師)--白內障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眼疾之一。水晶體位於瞳孔後面,是一個小小的凸透鏡的構造,負責聚焦進入眼內的光線,成像在視網膜上。年輕的時候,水晶體透明清澈,光線可通行無阻,年紀老了,水晶體逐漸變成混濁,就稱為白內障。.....
3. 近視治療-健康加油站-台大醫院眼科(王清泓 醫師)--近視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在台灣則因眼軸增長所造成的近視最多,也就是整個眼球變大了,使我們看東西時,影像不能正好落在視網膜,卻落在視網膜之前,因此我們就看不清楚了。那為什麼眼球會變大呢?目前並不十分清楚,多數學者認為和過多的近距離用眼有關,如看書,看電視,使用電腦,打電動玩具,彈鋼琴等,這一切現代文明人常作的事。.....
4. 近視手術簡介-高雄醫大附設醫院眼科( 林昌平 醫師)--近視手術在傳播媒體上一直是個熱門話題。近視手術到底有那幾種?誰適合做?如何做?有沒有後遺症?應 該是許多眼鏡族極度關心的。.....
5. 我該接受近視手術嗎?-高雄醫大附設醫院眼科( 林昌平 醫師)-- 自從有了近視手術,近視族除了戴眼鏡或隱形眼鏡外,又多了一個選擇。許多近視族對於這類手術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接受了手術.....
1. 中藥無副作用的錯誤觀念
2. 漫談癌症另類治療-台北榮總(林文香 護理師)
--癌症早已不是絕症,但我們仍難擺脫西藥效果有限的陰影。無論是在診斷之初,西醫治療到一段落,甚或疾病走到了末期,另類治療都是病人或親朋考慮的方向。 對嗎?有效嗎?不惜一切,也要嚐試!試試看嘛!病人與家屬也就常在矛盾、不安、賭一下的心境下,接受了各式各樣的治療。 其實,以上的想法也正常的反應。只是在這種念頭之後,在不瞭解癌症的情境下,我們如何作理性的、不傷害的思考與決擇? .....
3. 面對各式各樣的偏方,你怎麼辦? -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省立新竹醫院癌症治療中心(韋至信 醫師)
-- 生在台灣,如果你得了癌症,那麼幾乎乎無可避免地你一定會接觸到各式各樣的偏方。這些偏方包括各種宣稱可以抗癌的中藥、靈芝、龜膠、小麥草、馬鈴薯、甲殼精、香灰、中國x號天仙液、x魚軟骨粉、xx茶葉、七重塔、各式氣功、斷食療法、xx疫苗、尿療法、素食療法、不可公開的祖傳密方........。尤其當你得知癌症已無法治癒而變得六神無主,你實在很難不去嘗試這些偏方,不過吾人並不認為癌症病人就應該失去理智,就應該令人擺佈;因此吾人仍然希望理性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
【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情】【李友專-皮膚科】【李秉穎-兒科客棧】 【錢大維-榮總兒童醫學網】【台灣癌症防治網】【彰基腫瘤中心】 【醫網珠璣-老醫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