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n-logo olddoc-10-s
華語健康資訊入口網站(臺灣健康資訊網)-老醫之家系列
olddoc
(一九九六年三月創刊)
杏 林 藝 文

吳昭新 醫師 主編 (by Jau-Shin WU, M.D., Ph.D.)
(Posted Feb. 14, 2005)
歡迎醫界同仁來稿
醫師、病人-醫病關係五十年
瞈望
【到台語文譯頁】

醫師和病人的關係,將近五十年前,我剛當醫師的時候,那是一個多麼美好、溫馨的情境。醫師滿懷慈悲心,沉浸在解除病苦的喜悅和成就感,病人由衷感激醫師的盡心治病,互相融合在互信互助的桃源鄉。醫師儘其所知所能,只想怎樣把病治好,當病人不幸過世時,雖然家屬仍然感激你所付出的一切,醫師仍不能忘卻,心中的難過和失落感。還記得很清楚,當我還是住院醫師時,一位外國旅人因急病急救無效去世,過幾天旅人的妻子,親自從國外來處理後事時,特意持禮物來致謝,禮輕意重,我感懷的是家屬由衷的感謝誠意。

當時,醫師是多麼高潔的工作,是天使;當然醫師會不眠不休,耗盡自己的體力生命,也要拯救、解除病人的痛苦。曾幾何時,不知不覺中,社會悄悄地在轉變;從夜不閉戶到左鄰右舍不相聞問,醫師變成賺錢的工具;紅包文化也摸進了醫界,沒有紅包,看病馬虎、找不到病床、拖延開刀、無好臉色;另一方面抬棺文化變成慣例,有醫師就不應該有死、看病不能死人、死人要錢、動輒耍流氓、官人民代濫權、官大學問大,雙方什麼猴戲都有,只看你怎樣玩法。

醫師是賺錢的工具,而病人死亡也是賺錢的機會;社會的道德、價值觀在漫長的時間裡,慢慢地改變了。醫師救病人是醫德,死人賠錢是應該,法律認為醫療是契約行為,醫師犧牲自身的人性化醫療,是落伍的觀念;醫德和契約行為相互矛盾,商人賺錢理所當然,醫師憑自己的能力、勞力賺錢有何不可。無人敢說不愛故鄉,卻有人敢大言不慚地說,商人無祖國。誤診要賠錢坐牢,藉以謀生的技能權利被剝奪;第二、三審法官推翻了第一審法官的判決是理所當然,法官可以誤判,醫師不能誤診;商人賺錢是能幹有本事,醫師以自己的壽命換來財富,就無醫德;是什麼邏輯,只是法律觀點在進步、現代化?

天使為自衛,只能變成冷漠無情的執行者,依據法律責任診療,不能動情感;是法治嘛,一切依法行事,動真情,捨命救人,換來的可能是法律的制裁,被剝奪生活的依靠,只好自己終結自己的生命;救人千萬,卻救不了自己。醫病救人,需先想一想,會不會官司纏身;看病求診,病治不好,不是悲傷,而是算計能換到多少錢財。迷失在紙醉金迷的現實叢林裡,賺錢是醫師的終極目標?斂財也是官人想當然耳的目標;沒有賺錢,別人白眼看你,親人也瞧不起你、污蔑你,正義、公平、是非,根本輪不到你享有。醫師已不是熱情的天使,病人已不是真心需要醫師幫忙的弱勢者。社會在進步,法律有新的詮釋,一切照法律來,有錢辦生,無錢辦死。社會在進步,文明、文化,使人類從赤裸進步到綁胸多重裙;社會更進步,衣裳一件件脫去,袒胸露背,只剩下三點不露,還不夠,大概需要回到史前時代,還沒有文明的人類原貌,才會停止。五十年了,我也從充滿活力、滿懷熱情的年輕小伙子,變成白髮蒼蒼的感傷的旁觀者,被現實所淘汰,無能為力,只有嘆息的份。

邱小妹人球事件,是現實社會的寫照:酗酒、單身家庭、家庭暴力、官場現形、白色巨塔、醫學教育和醫病關係。事後社會上有各方、各類的反應:醫德、醫政、醫學教育、醫學倫理、緊急連絡中心、健保局、健保制度、官員、醫院管理制度。每一個反應都有道理,都對,都應該檢討改善;但是這些都是枝節末端的問題,罪魁禍首是整個社會的價值觀、道德觀的改變。照經驗法則,這些反應,過幾天都會消聲匿跡,回到原狀。天使,要先想到自衛、財富;病人,要先懷疑,天使是不是惡魔,死人則要換財。但有誰擔憂過,再過二十年,沒有開刀、急救、治病的醫師,只有美容、隆胸、減肥的醫師;有人真正關心過健保制度會不會破產嗎?只有嚷嚷而已。

健保制度是哪些人規劃出來的?那些人深信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惡劣卑鄙的過程、手段不必談。有人說制度法令是我要定的,能不能執行是你們的事,法令定出來你們就要執行,我只管定制度法令,能不能執行我可管不了,至於社會秩序會不會崩潰,更不是我的責任。這些後果,現在都已呈現在大家的眼前。

台灣的醫療制度,自從穿著羊皮的政客主事後,亂象百出,區區幾百萬元的先進設備預算要刪掉,但一天用掉千萬元毫無效果的宣傳活動費用,可以花,只為鞏固自己的政治勢力,排除異己,我們還是懷念一步一腳印升任上來的,盡責的技術官僚,至少是沒有政客作為的官僚,不是為私利行事的政客官僚。

醫病關係的問題源頭,在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的改變,政客的口沫每天繼續在媒體上亂飛,芸芸大眾也已習以為常。正義、是非、公平,值多少?政客的言行是社會的價值、道德觀的榜樣,五十年的洗腦要還原,是一條坎坷遠路,還要同樣的五十年,談何容易。返回五十年前?社會在進步,聽起來很難理解;草莓族、吸毒、嗑搖頭丸、車床族、笑貧不笑娼、輕鬆工作高報酬,是社會的進步?所幸黑暗中還是有一絲光茫,因為不肖醫師和惡劣的病患,只是現實社會裡,部份迷失自己的羔羊;大部分的醫師,只是在做身不由己,不得已的自衛;病患也只是隨著病態的現實,著了魔起舞而已。當有法、理、情都顧慮周全的法律,能保護真情的醫師和善良的病人時,醫病問題即使不能迎刃而解,至少可以減少很多,只是,又是只是,因為法律是人制定的,執行法律的也是人,法律人跟醫師一樣是人,那也就跟醫師一樣,有多少不肖醫師就有多少同樣的法律人;但總比沒有希望好,暫時讓我們拋開“只是”,寄望在光明的一面,因為法律在進步,也會有良法出現,是法治國家嘛,只要“法院是某某開的”、“惡法亦法”等名言不會再出現。(瞈望-退休公務員)

【回台灣健康資訊網首頁】

【台語文讀本】【台語天地首頁】【母語論壇】【台語正字】【台灣健康資訊網首頁】【老醫之家】
【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情】【李友專-皮膚科】【李秉穎-兒科客棧】
【錢大維-榮總兒童醫學網】【台灣癌症防治網】【彰基腫瘤中心】
【疾病百科-醫網珠璣-老醫精選】


◎台語文讀本-姚榮松所長(師大台文所所長)序文
花神出版社、凡異出版社出版,電話:(03)-5712255。網路上:金石堂、三民、誠品、博客來、成大圖書部、新絲路書局,Yahoo奇摩購物中心都有售。

(吳昭新 醫師;by Jau-Shin Wu, MD, PhD.)

(chiaushin) Since June 02, 2002
(TMN) Since June 09, 2002

(chiaushin) Since Jan. 01, 2008

Olddoc Since Jan. 01, 2008

(TMN) Since Jan. 01, 2008

(Literat) Since Jan. 01, 2008

(Lit-21) Since Jan. 01, 2008
(吳昭新 醫師;by Jau-Shin Wu, MD,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