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於母語標音(拼音)的問題,所謂標音應該是為漢字標出台語語音的意思,羅馬拼音也應該是標音法的一種,但是如前述主張羅馬拼音派之中有人想廢止漢字完全使用羅馬字來書寫台語,所謂的白話字(全羅),因此他們就不喜歡把羅馬拼音歸入標音法之一種,主張白話字的一派舉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其實反對派也可以舉出同樣的各種理由出來,本文的目的是要一般大眾了解現實台語教學的混亂裝況,所以為節省篇幅,在本文並不想把這些理由一一說明。
做為一個台灣人的最重要、最後的目標是把台灣閩南語自瀕臨絕滅的邊緣救回來,不管使用哪一種標音符號都沒有關係,但是台語漢字一定要保存(要改良簡化筆劃都可以),這些為台語爭取奮鬥的人都應該受尊敬,但也希望這些人不要落入天安門下的兩種人,希望他們是較少數的第三種人,是少數但是確實其存在,他們絕不會為一時的『名或利』而爭吵,只為拯救全部台灣人的台語於瀕臨絕滅而奮鬥。
至於有關台語的字、辭典,近年來在台灣出版的,不論一般學習用的或學術研究用的,兩種標音法都有,使用注音符號標音的辭典已有幾部厚達 3000 頁的大部頭辭典,且語言學專業內容勝過以往為學者所珍惜的日人所編的臺日大字典以及中國所編的辭典,也遠超過羅馬字派的辭典,用字也可以說沒有所謂的有音無字(應該說是音字脫節)的問題,只有各家爭論選用哪一個字或須造極少數新字(二十個字以內)的問題而已,只是本土學者因門派的歧見以及一般學者的崇外貶內心態(這不只是台語學,也是存在於所有各學門領域學者的共同心態-文人相輕、意欲留名為創始者),故意不提或忽略,以致少為一般人所知而已。舉例於2000年出版的吳守禮教授的《國臺對照活用辭典》,台語學者董忠司教授的評語謂:「…具有許多優點的:一則將以前種種華 (國) 臺字典辭典的優點全部吸納;二則在詞條收錄上,遠遠超越往昔;三則關於台語漢字,諸說並收,選字精審;四則標註詞性,最便於教學、研究和寫作;五則收音詳實,方言之異、文白之分,採錄精詳;六則多備例詞、例句,觸類旁通;七則在字形字音字義詞性上,解說精審,超越前人;八則作者台語和華(國)語造詣深厚、華(國)臺貫通,左右逢源;九則音檢、形檢皆可,檢索方便。十則逐字注音,方便自我學習。這些,還不足以完全說出這本辭典的優點,相信讀者從日常實用上、從教學自學上、從古書研讀上、從文化社會上、從學術研究上……都能獲得很多心得,自行體會本辭典的種種好處」。
其實台語的羅馬字拼音或注音符號可以兩三種並用,而由個人自由選用各自所需,只要把台灣閩南語正確表達出來就可以,至於要使用哪一種漢字又是另一項問題,另外解決。
學者,學者,是美名,但有多少人是名副其實的?康熙字典,收字多,是漢字學界常用的工具書,但故事也多,兩位總編纂未等及書出版即先辭世,王錫侯一家老小因考證而遭株連,前後上下牽連近百人,文人相輕、相妒、相害何其多;國際間人權、正義說得天花亂墜,看看國際間聯合國、WHO等以正義化身為標榜的各種機構如何對待台灣人的人權、正義的現狀,除了各自的利益,明言『國家的利益在正義之上』,為了『利』字當頭『免談正義』,做為一個台灣人,你真的相信嗎?企業家可以堂而皇之,面不改色地說商人無祖國,眾人還是稱讚阿諛;這是現實。說穿了,『愛鄉』不過是美麗外衣,其實『名、利』才是真正的目的,不管是『潛意識』的還是『有意包裝的』,大多數人終不能戰勝人性的弱點,終究還是穿過『天安門下的那兩種人』,但我仍盼望從事推展台語的同志們是屬於少數的第三種人,大家各退一步海闊天空。(註:9)
筆者不是語言學者,也不是學教育的,不應該置喙母語教學,只是做為社會上一個俱一般平均知識的知識份子的台灣人、母語使用者,自然地將所感受到的現在母語教學的亂象表達出來而已。學者、正義人士、愛鄉者何其多,但我心有戚戚焉。
(原文連續刊載於《台灣時報-台灣副刊-2008年四月五日~十一日》)
(吳守禮教授生平事略:1909.3.17 ~ 2005.10.14)
【台語參考網站:】
台語天地:或 http://www.olddoc.idv.tw/chiaushin/index.html
台語文書寫讀本: 或 http://www.olddoc.idv.tw/Taiwanese-6/index.html
(原文「母語教學的亂象」刊載於台灣文學評論:第五卷第二期;2005年)
附註:
2)台語注音符號的參考網站:
![]() |
【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情】【李友專-皮膚科】【李秉穎-兒科客棧】 【錢大維-榮總兒童醫學網】【台灣癌症防治網】【彰基腫瘤中心】 【疾病百科-醫網珠璣-老醫精選】 ![]() |
![]()
自訂搜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