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昭新醫師著 (by Jau-Shin WU, M.D.)
Symptom
(Posted on May 15, 1996)
現在就進入主題,介紹和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一般醫學常識。
講到症狀之前,我們一定想知道什麼叫症狀呢?舉凡像發燒、頭痛、腹痛、咳嗽、抽 筋、胸痛、吐血、下血、紫斑、分泌、麻痺、頭暈、多尿、血尿等等都叫做症狀。
病人的症狀可能不只一個。例如一個病人可能同時有發燒及拉肚子的症狀,這時候我 們要連想到其間的連帶關係。拉肚子可能是因為細菌或病毒的感染所引起的腸子的抽 筋,而發燒也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身體的抵抗反應。如此有些症狀之間彼此 有關係,但有些則沒有。例如發燒可能和感冒有關,而肌痛則可能有關也可能無關, 因為肌肉疼痛可能是因為昨天提了平常沒有提拿過的很重的東西或運動過度所致。
要歸納這些症狀是否是一個原因來的或是不同原因造成的,固然是醫師的專責,但是 如果大家能具備一些基本常識,則對於維持自身的健康一定會更有幫助,但也不要忘 記,不可以妄自做診斷,以致鑄成大錯。有症狀時還是應該馬上找自己的家庭醫師或 有關的專科醫師診療。病人所要做的,就是把症狀發生的先後次序、發生時間之長短 、疼痛的程度(微痛、絞痛、刺痛、燒痛)及疼痛的正確部位弄清楚、講清楚,每一 個症狀的發生情況對醫師的下診斷來講,都是很有用處而重要的。
例如就上腹部疼痛的問題來說,人體的上腹部中間有胃,胃的後面有胰臟,右邊有肝 臟,而在肝臟下面有十二指腸、膽囊、膽道,而胃的下部靠前面還有橫行結腸。因此 當你向醫師說有上腹部疼痛時,醫師就想到究竟這些內臟的哪一個出了問題。通常醫 師就根據他的專門知識和經驗去判斷你所敘述的症狀發情況而去推想哪一種病最有可 能性。因為在這部位最常發生疼痛的是胃和十二指腸,所以醫師第一個想到的疾病是 胃和十二指腸的問題。因為胃及十二指腸最易發生潰瘍,尤其是年輕人易緊張,一緊 張就會刺激胃酸分泌過多而產生疼痛。
疼痛的程度、持續情況、種類(如:悶痛、絞痛、脹痛等)也是判斷的重要依據。通 常十二指腸及胃潰瘍疼痛程度較輕,而膽囊結石會有一陣一陣劇烈的絞痛感。疼痛部 位也因性別上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診斷。若是女性下腹部位有疼痛時,醫師會想到是不 是輸卵管和卵巢的問題甚至或有子宮外孕的可能性。
總歸一句話,如在前面說過,你要把症狀發生經過、次序、時間的長短等等弄清楚向 醫師說明,醫師才能夠做出正確的診斷。最糟糕的是有些病人根本弄不清礎自己是那 裡疼痛或症狀,這也會造成醫生診病的困擾。
最麻煩的病人是全身到處都酸痛的病人。他們一坐下來就訴說腰痠背痛,渾身都不對 ,再加上頭暈、胸悶、口乾、腹漲、晚上睡不著等等,讓醫師不知從哪裡著手去分析 ,做了很多檢查都找不出所以然來,這種病人大多數是是精神心理方面的問題。
另外一種病人是平常一直就有一些長久下來的症狀,如常有上腹部不適或疼痛等,但 平時他不來看病,偏偏有一天吃壞了肚子,上吐下瀉又發燒高燒來求診時要求一起治 療幾年下來的症狀,在治療時醫師是會考慮進去他一向就有的症狀,但治療急症是首 要的工作,慢性的疾病的治療則要等到急症治好了以後在一步步來。平常有小症狀時 就要看醫師,不要急病時連慢性的疾病也一起要求要治療,那會變成一次要開好多種 藥物,造成醫療上的困擾。
再來要提出另一個觀念,就是一種症狀並不等於某一特定的疾病,而某一種症狀可能 因很多種不同的疾病所引起,反過來,某一種疾病也會有不同的症狀。因此有症狀時 不要自己做診斷,一定要求診就醫,找出真正的病因做正確的治療。有病而有症狀時 較容易做出診斷而能及時加以治療,最怕的是真的有病卻沒明顯的症狀的病,像癌症 初期就無症狀,因此常失早期治療的好機會。所以無症狀並不表示就沒病,因此四十 歲以上的人就需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另外有些人則症狀消失了就不再看醫生了,這是 不對的。例如有一位病人因腹部疼痛來求診,做了內視鏡後被診斷為胃潰瘍,做完內 視鏡有了診斷而服用一星期的藥以後,不痛了,就不再來看醫師了。其實胃潰瘍的傷 口大,不一定就會有大痛,而有些傷口小卻常常疼痛,反而潰瘍大的不會有痛的情形 ,所以被診斷有潰瘍,不可以吃了兩天藥,不再疼痛就認為是好了,不再吃藥。
另外一種更麻煩的情形是,平常一點症狀都沒有,但過幾個月就會來一次大出血,好 像現代戰爭的飛彈來襲,來不及發出警報飛彈已經爆炸了。這會讓人不知道何時應該 看醫師接受治療。
總而言之,有症狀時應該趕快找出病因治療徹底,即使沒有症狀,到了四十歲以後要 定期做健康檢查。
請到篩選過的台灣醫藥資訊網頁 的 總索引 |
【台語文讀本】【台語天地首頁】【台灣健康資訊網首頁】【老醫之家】
【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情】【李友專-皮膚科】【李秉穎-兒科客棧】
【錢大維-榮總兒童醫學網】【台灣癌症防治網】【彰基腫瘤中心】
【醫網珠璣-老醫精選】
【回老醫之家首頁】 【回症狀到診斷首頁】 【看病小常識】 【回專業區首頁】
【肝臟病】 【健康檢查解讀首頁】 【國外醫學有關網址】 【疾病別分類索引】

(吳昭新 醫師﹔By Jau-Shin Wu, M.D., Ph.D.:May 10, 1996 初稿;Jan 27, 2005 修訂)
(TMN) Since June 09, 2002

(Symptom)Since Apr. 07, 2003

Olddoc
Since Jan. 24, 2003

(TMN) Since Jan. 24,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