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答:在前面已提過,A 和 E 型肝炎的感染途徑是屬於經口感染,是真正的病從口入。因此對 A 及 E 型肝炎的預防方法、措施,跟預防其他經口感染的傳染病,如食物中毒,完全相同。所以為防止 A 和 E 型肝炎的感染,最重要的是,大家很熟悉的環境衛生的改善,及注重個人衛生。因此,就個人而言,飲食物、食器及手的清潔乾淨是最重要的。
不要生吃食物,不要喝生水,尤其是到偏遠或環境衛生不好的地區時更要小心。現在已經有對 A 型肝炎的疫苗,因此可以檢查血液中有沒有 A 型肝炎抗體 (anti-HAV) ,如果沒有,可以接受 A 型肝炎疫苗的接種。
答:還沒有明確的回答。因為自從有 A 型肝炎疫苗後才經過了五、六年,還須要繼續加以觀察,但至少七、八年是沒有問題,以後可能就須要做追加接種。
答:
答:應該在嬰兒時期就要開始預防,成人也應該隨時注意預防。
答:首先到醫院抽血檢查 B 型肝炎病毒標記,只要有表面抗原或表面抗體存在,都不必擔心被感染。如果還沒有感染過 B 型肝炎,最好注射 B 型肝炎疫苗,以免被感染。
答:只用清水清洗是無法殺死病毒的,應該採用下列各種消毒方法。
答: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注射疫苗使身體自動產生表面抗體,其濃度在六年之內足以預防感染 B 型肝炎。但六年之後表面抗體濃度一般會逐漸降低,必要時應再追加一劑疫苗,注射後一個月應再抽血檢驗表面抗體濃度。
答:注射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可以暫時對抗 B 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但每一次注射之效力只能維持 1~2 個月,並沒有可以終生免被感染的效果。
答: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在懷孕或生產過程中,絕對避免傳染 B 型肝炎給新生兒。事實上,懷孕過程中,由母親傳染給胎兒的機率甚低。生產時最好的方法是嬰兒出生二十四小時內就施打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以後再按照規定施打 B 型肝炎疫苗。如此至少可以使百分之九十之新生兒避免受到感染。
答:妥善處理陰部血液和分泌物,保持手部清潔,以避免傳染 B 型肝炎病毒給嬰兒及其他人。嬰兒及其他尚未感染的子女,應按時帶去接受 B 型肝炎疫苗的預防注射。
答:慢性帶原者的產婦,應在其嬰兒出生後三到五天、滿一個月及滿六個月(第二劑和第三劑間隔五個月)共施予三次遺傳工程疫苗注射;如果產婦是血清 e-抗原陽性,則還需要在嬰兒出生二十四小時內,立刻注射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這樣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之新生兒就可以預防被感染。此外,在餵食幼兒時,絕對避免咀嚼食物後再餵給幼兒,或避免其他可能有水平傳染的機會。
答:如果小孩出生時,其母親是 e-抗原陽性者,小孩極可能(百分之九十)成為帶原者;如果母親是 e-抗原陰性,則小孩感染的機率較低(百分之十)。
答:高壓蒸汽消毒法可用來殺死 B 型肝炎病毒。
答:雖然煮鍋方式可以殺死病毒,且嬰兒口水並無 B 型肝炎病毒存在,但如果處理不當也會傳染其傳染病,所以從個人衛生的觀點,仍應每一個嬰兒的奶瓶分別處理才是上策。奶瓶如果使用高壓蒸汽消毒者,則不需要分別處理。
答:丙種球蛋白是指一般之免疫球蛋白,其效果遠不如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答:只要是沒有被 B 型肝炎感染過的成人,都可以注射 B 型肝炎疫苗,但須自費。
答: B 型肝炎疫苗是用於預防而非用於治療,因此對已感染有 B 型肝炎的人不必打疫苗。
答:是的。尤其是產婦本身或是家人中有帶原者時,務必一出生就按期注射 B 型肝炎疫苗,以預防嬰兒被感染。
答:孕婦如果是表面抗原及 e-抗原陽性,或表面抗原陽性且用 RPHA 方法檢驗之效價高於 2560 時,必須一出生就注射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然後在出生第三到五天、滿一個月、滿六個月分別注射一劑 B 型肝炎遺傳工程疫苗。
答:是的。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要在嬰兒出生後儘速注射,才會有較好的效果,最遲不要超過二十四小時,否則無法達到預防感染 B 型肝炎病毒的預期效果。另有三劑遺傳工程疫苗也應按時注射,如果不按時注射,效果不佳。
答:是的,打了 B 型肝炎疫苗可以使嬰兒對於 B 型肝炎病毒產生抵抗力,避免日後被感染。
答:如果孕婦在產後才發現為 e-抗原陽性之帶原者時,其出生已過二十四小時的新生兒不予免費接種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僅按期為其接種三劑 B 型肝炎遺傳工程疫苗。
答:如果是在胎兒時期已感染了,注射疫苗也無效;但胎兒時期發生感染的比率很低,約為百分之五以下。大部分嬰兒是於生產時或生產後由帶原母親傳染的,所以嬰兒出生後需要儘快注射疫苗預防感染。另根據疫苗效益評鑑結果,表面抗原陽性、 e-抗原也陽性的母親所生產的新生兒,注射兩劑疫苗後已有 96% 會產生抗體,注射三劑後有更高的比率會產生抗體。而 e-抗原陽性的帶原母親所生的新生兒,在出生時先注射一劑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再按時注射三劑疫苗,免疫效果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
答:最好先抽血檢查 B 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體,兩者都陰性的人再接受疫苗接種,以免浪費金錢和時間。
答:有必要,但最好先讓子女抽血檢查,確知還沒有感染時才需要注射疫苗。
答:現在所使用的 B 型肝炎疫苗都是遺傳工程方法製造的,一般打三劑,第一劑和第二劑間隔一個月,第二劑和第三劑間隔五個月。
答:注射部位紅腫、微熱、硬結等局部發炎徵兆偶而有之,通常輕微且注射後兩天內消退,有時有輕微發燒,也多於注射後兩天內消退。一般而言,副作用很少。
答:通常僅注射部位發生局部疼痛,偶而有蕁麻疹、血管周圍水腫等過敏現象。
答:注射第一劑後如果發現有黃疸症狀,應該看小兒科醫師診察找出發生的原因。新生兒時期發生黃疸的原因很多,最普通的是所謂新生兒黃疸(生理性黃疸),這黃疸與疫苗注射無關。其他引起黃疸的原因,如母子血型不合,葡萄糖-6-磷脫氫酵素缺乏症,也都與注射無關。一般來說,注射疫苗與黃疸的發生大多無關,且常見的新生兒時期之黃疸經過適當處理後會自然消失,因此應該可以繼續按時注射第二劑與第三劑。
答:局部加以清洗、消毒就可以。
答:如果發燒是因為注射疫苗引起時,熱度不會太高,因此不必給退燒藥,兩天之後自然會好。
答:不會。
答:國小一年級以下的兒童(包括一年級)都可以接受免費接種,國小二年級以上的小朋友,可以到有辦理 B 型肝炎預防注射之公、私立醫院、診所接受自費接種。
答:注射時間的決定是經過多方臨床實驗的結果,選擇效果最佳者訂定出來的,因此不按時接種會影響疫苗的效果。
答:B 型肝炎疫苗不影響其他疫苗,可以同時接種,但是接種部位需要分開。但與日本腦炎的接種時間,最好間隔一個月。
答:產婦為 e-抗原陽性之帶原者時,體內所含的病毒較多,因此在生產時,有較多的病毒傳染到新生兒的可能, 所以要儘快給予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注射以對抗 B 型肝炎病毒,使其不要進入肝臟,大量繁殖以預防新生兒變成帶原者。如果在出生二十四小時以後再打,預防效果較差,因此規定其注射不得超過出生後二十四小時。
答:初次注射疫苗後,一般在一個月後體內就可產生一些抗體,但仍因個人之免疫情況而異。其後之追加注射相同疫苗可使人體內的抗體濃度迅速升高,達到具保護作用的濃度。
答:注射 B 型肝炎疫苗雖然不受感冒影響,但以不注射為宜。
答:開始接受 B 型肝炎遺傳工程疫苗注射後,隔一個月以同樣劑量追加一次,隔五個月後再注射一劑,完成三次注射後,估計疫苗的免疫效力可持續至少五年。如果沒有完成整個接種過程,則有效期可能會縮短,且效果會較預期為差。如果沒有產生表面抗體、而距離前次注射時間已太久,則可能需要重新接受完整的疫苗注射。
答:除少數人無法產生表面抗體外,都可以避免感染到 B 型肝炎,其有效期間至少五年。
答:現在的 B 型肝炎疫苗是用遺傳工程方法所製造的,其中只含表面抗原,不是整個病毒,因此不可能因注射疫苗而感染 B 型肝炎。
答:注射疫苗的種類和方法都相同。但因表面抗原陽性、 e-抗原陽性的孕婦有較多的 B 型肝炎病毒,傳染機會較高,所以在出生後二十四小時內(在注射疫苗前),應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藉以中和已進入體內的 B 型肝炎病毒,這樣才可以有效預防。
答:有鑑於我國感染 B 型肝炎的人數特多,且成人中約有 15~20% 的帶原者,且我國的肝硬化症和肝癌大多起因於 B 型肝炎感染,為了使下一代不再有 B 型肝炎及肝硬化和肝癌,因此實施 B 型肝炎預防注射。
答:
答:是的,在台北市城中區所做的調查,民國七十三年八月之前,十歲左右孩童的 B 型肝炎帶原率為 10% 左右,十年後的民國八十三年,帶原率已降到 1%,其成效已很明顯。事實上,台灣地區孩童的肝細胞癌的發生率也在推廣B型肝炎的疫苗接種後有明顯的減少。
答:B 型、D 型及 C 型肝炎是非經口性感染的肝炎,因此應該避免經血液及性接觸之感染。如儘量避免不必要的輸血,需要輸血時,應使用檢驗過的血液;開刀或治牙病時,應到有良好醫療衛生設備的診所醫院接受治療;要用拋棄式注射器,不要共用牙刷、刮鬍刀,不隨便紋身、紋眉、針灸及不要有不正當的性行為和靜脈毒癮。尤其 B 型肝炎的帶原男生,應避免嫖妓(因有一半妓女皆已感染有 D 型肝炎),等等都是個人應知的,預防感染病毒性肝炎的常識及措施。
答:目前還沒有 C 和 D 型肝炎疫苗可供接種。
有沒有預防病毒性肝炎的方法?
答:病毒性肝炎的預防,因傳染途徑的不同和有沒有疫苗而有所不同。
傳染病的感染途徑,臨床上可分為「經口性」與「非經口性」,就是說微生物的感染像我們吃食物一樣,經過嘴吧進入身體中,即經口性;或經過嘴吧以外的途徑,如微生物經皮膚、粘膜,如:輸血、注射、開刀、紋身、紋眉、性接觸等方式進入身體中,即非經口性。
怎麼樣可以預防 A 和 E 型肝炎?
接種 A 型肝炎疫苗是不是可以一輩子不會被 A 型肝炎感染?
怎麼樣才可以預防 B 型肝炎?
B 型肝炎應該什麼時候開始預防?
B 型肝炎病人的家屬要怎麼樣來做預防?
一般外科、牙科、婦產科所用的器械要怎麼樣消毒才是安全?
打過疫苗後,是不是就不會得 B 型肝炎了?需要多久做一次血液檢查?
注射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有什麼用處?能終生免被感染嗎?
母親為 e-抗原的帶原者,在懷孕或生產過程中,有什麼方法可避免傳染 B 型肝炎給新生兒?
帶原產婦出院後,須注意哪些問題?
產婦是慢性 B 型肝炎的病人或帶原者時,其嬰兒怎麼樣才能預防被感染?
母親如果有 B 型肝炎,其新生兒沒有打 B 型肝炎疫苗會有什麼問題?
B 型肝炎病毒是不是可以用高壓蒸汽消毒一次就完全殺死?
B 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 e-抗原陰性母親所生的嬰兒,如果在醫院之嬰兒室內,其奶瓶、煮鍋是不是應該與其他嬰兒分開使用?
如果被污染 B 型肝炎病毒的針頭刺到,立即注射丙種球蛋白有效果嗎?
是不是成人也可以注射 B 型肝炎疫苗?
感染 B 型肝炎的母親或孕婦是不是可以打 B 型肝炎疫苗?
嬰兒是不是一定要打 B 型肝炎疫苗?
嬰兒在哪一種情況下,必須打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如果未及時注射疫苗或免疫球蛋白,效果是不是會降低?
孕婦的 B 型肝炎表面抗原在產前為陰性時,新生兒是不是要打 B 型肝炎疫苗?
孕婦在生產後才檢查出其為帶原者時,嬰兒是不是仍可以打疫苗?
胎兒感染 B 型肝炎病毒常成為帶原者,既然已感染了,為什麼嬰兒注射疫苗會有效?
沒有抽血檢查過 B 型肝炎病毒標記,可不可以注射 B 型肝炎疫苗?
家長因為自己是帶原者,而要求自費給其子女施打疫苗,有沒有必要?
B 型肝炎疫苗的接種應該怎麼樣做?
注射 B 型肝炎疫苗會有哪些副作用?
注射 B 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有什麼副作用嗎?
注射第一記疫苗後如果有黃疸,能不能繼續注射?
注射疫苗後發生局部反應,應該怎麼樣處理?
注射疫苗後如果發燒,可不可以給退燒藥?
嬰兒一出生就打好幾種疫苗,這樣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較大的小孩要打 B 型肝炎疫苗時,應該到什麼地方接種?
接種 B 型肝炎疫苗,如果不按時注射時有什麼影響嗎?
B 型肝炎疫苗可不可以與其他疫苗(例如卡介苗)同時接種?
注射疫苗後,多久可以產生抗體?
感冒時可不可以打 B 型肝炎疫苗?
B 型肝炎疫苗一共要注射幾次才有效?如果沒有完成注射,怎麼辦?還有效嗎?
注射 B 型肝炎疫苗後是不是可以完全避免感染 B 型肝炎?
有沒有可能因為注射 B 型肝炎疫苗而感染 B 型肝炎?
孕婦表面抗原陽性、 e-抗原陰性者和表面抗原陽性、 e-抗體陽性者的嬰兒所注射的疫苗是不是不同?為什麼?
實施 B 型肝炎預防注射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注射 B 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應注意些什麼事項?有沒有禁忌?
目前是不是已看出推廣 B 型肝炎疫苗注射的成效?
怎麼樣預防 B,D 和 C 型肝炎?
現在是不是已有 C 和 D 型肝炎疫苗?
請到篩選過的台灣醫藥資訊網頁 的 總索引 |
一年二百六十篇。“老醫每日精選一篇” |
【回老醫之家】
【症狀到診斷】 【看病小常識】 【健康檢查解讀】 【肝臟病】【專業區】 【國外醫學有關網址】 |
|
【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情】【李友專-皮膚科】【李秉穎-兒科客棧】 【錢大維-榮總兒童醫學網】【台灣癌症防治網】【彰基腫瘤中心】 【疾病百科-醫網珠璣-老醫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