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健康資訊入口網站(臺灣健康資訊網)- 老醫之家系列
(一九九六年三月創刊)
Old Doc Wu's Home-Dr. 吳 昭 新 的 Home Page
第九節影像診斷檢查 -放射線攝影 (Diagnostic imaging) |
|
(Posted May 05, 1996; Last updated Feb. 12, 2005)
(回
首頁)
把人體的各部位,用影像的方法描繪出來,做為判斷是否健康或者有病變的醫學上的技術方法叫做「影像診斷檢查」。影像診斷檢查最初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單純 X 光線攝影。這一種攝影方法,對於胸部或骨頭的疾病的診斷有很大的幫助,但因解析度不夠,對肝臟等實質性的臟器或腔洞的臟器的診斷就不太管用,後來為彌補單純X光線攝影的不足而有使用顯影劑的 X 光攝影,以後影像攝影由於技術上的進步而有了電腦斷層攝影、超音波攝影、磁振攝影以及正子射出斷層攝影等種種方法出現。
一、單純 X 光攝影:
我們平常看到的 X 光 線攝影因對於如骨骼和胸部器官組織,X 光線的透過度有顯然的差異和對比,因此,對於這些器官組織的疾病的診斷,有較大的幫助,但肝臟等組織較均勻,且前後約有十二公分厚度的器官,除了肝臟內有結石,或因疾病而產生鈣化現象的情形外,難有診斷上的幫助。
健康檢查時會做胸部和腹部的單純X光攝影。胸部X光攝影可以診斷出肺部的疾病如:肺結核、肺癌、肺炎、肺纖維化、肺氣腫、肺積水、肋膜積水、肺部淋巴腺腫大、心臟肥大、氣胸、肺部的種種腫瘤、縱隔腔的疾病、肋骨骨折、大動脈鈣化、惡性腫瘤的肺或肋骨轉移等等;腹部X光單純攝影可以診斷出肝腫大、脾臟腫大、肝內結石、膽道結石、腹腔內淋巴鈣化、腸管阻塞、腎臟結石、輸尿管結石、腹部脊椎骨的骨折、骨刺、腰椎的疾病,骨疏鬆症,腹部大動脈的鈣化等等疾病。
對於女性來說乳房攝影是一種很重要的X光檢查。(在婦科檢查章節有進一步說明)
二、顯影攝影:
為了要補救單純 X 光攝影照不出來的部位以阻止 X 光線或反過來容易讓 X 光透過的物質加強該器官與周圍的組織的對比而使標的突顯出來的方法,好像大家比較熟悉的在照腸胃管前先喝下鋇劑,這樣就可以把腸胃的輪廓顯現出來,這樣有潰瘍的部位就顯出凹下去的影像,有長腫瘤的部位就會顯現出突出來的影像,在做大腸的時候把鋇劑灌近大腸也會有同樣的效果出來,另外如要照膽道或腎臟、輸尿管就需從注射能夠從膽道或腎臟排泄出來的顯影藥劑進入血管中,當這些藥劑排泄到膽到或腎臟、輸尿管的時候就可以顯現出膽道或腎臟、輸尿管,這樣膽道內或腎臟、輸尿管內的腫瘤或結石就可以顯現出來。子宮、輸卵管、膀胱的疾病也可以用顯影的方法來做為單純攝影法的補救方法。「血管造影術」是比較特別的一種顯影攝影,是把能顯影出血管的藥劑,注射到血流中再攝影的技術。因血流的流向、血管的粗細及分支的情況都可以攝影出來,譬如能照出腦部出血的部位或照出癌症的部位、大小,因為平常癌的本身血管特別發達或換一句話講是多,而使顯影劑會聚集在癌組織,所以在肝癌的診斷上,從血管的各種變化能做出肝細胞癌、肝血管瘤和各種肝疾病的區別診斷。這一種方法 ,因需純熟的專門技術,又是屬於對身體有侵襲性的動作,因此應留在有必需的情況下才來實施。
三、電腦斷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
「電腦斷層攝影」也是一種使用 X 光線做攝影的技術方法。但與一般的 X 光攝影不同的是,它能夠從四方八面各方向將光線射入,而將所得的影像以電腦重新組合起來,變為人體的橫斷層影像,且可以每隔五到十公釐 (mm) 做一橫斷層影像,所以對體內各器官組織和病變,可以得到詳細的影像,也就可以得到較詳盡的訊息,而使診斷較容易而正確。不但在上面超音波掃描術所提到的病變,都可以描寫出來,而更可以做出肝細胞癌和肝血管 瘤的鑑別診斷。
電腦斷層攝影比超音波掃描術較具客觀性,因此不會因為操作人的不同,而發生技術熟練與否的不同。但是因機器龐大,不能隨便移動,因此對重症病人有所不方便,且因費用昂貴而不能輕易利用。此外,因攝影時需要使用 X 光線,因此有曝露在 X 光線幅射的副作用,不得不小心利用。
四、磁共振造影術:(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磁共振攝影術」是利用一特殊的原子核在定磁場中,再將一定周波的電磁波送入時,引起共振而將此共振產生的熱量以電腦變為影像的技術。電腦斷層主要是用在檢查形態上的變化,磁共振攝影則可以檢查形態上的變化外,還可以辨別出生體組織的生化學上及機能上的變化,所以現在已有些研究者,將此檢查法利用於肝機能的檢 查。
磁共振檢查,不但可以免除 X 光線照射的危險,客觀性也較大,是一種很好的檢查方法。只是現在費用仍過於昂貴,因此還不能普遍使用。在血管瘤和肝細胞癌的區別上,因可以不用造影劑即可做相當程度的鑒別,故亦可免除造影劑所引起的副怍用的可能性。雖說不具有危險性,但亦有人提出過警告,因為開始使用時間尚短,一切優缺點都有待於此後的發展觀察。
五、正子射出斷層攝影 (正子造影)(PET,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近來,有一種叫做正子射出斷層攝影的檢查法。這一種檢查跟以往的檢查法不同之點在過去的方法是要看癌症的形態,但是正子射出斷層檢查是要看腫瘍的機能,是一種機能影像診斷法,在原理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絕不是萬能的能找出所有早期腫瘍的方法。在下面簡單說明其原理:將以能放出正子的同位素所標識的藥劑注入體內後,以特殊的攝影機攝影其在體內的分布狀況的新診斷法,所以也叫做正子 CT (斷層攝影)。所使用的藥劑 (FDG,16F-FDG,半衰期-110分鐘)是以同位素所標識的葡萄糖,細胞是以葡萄糖做為能量的來源,而癌細胞的活動性旺盛因此需要攝取較多量的葡萄糖的特性,因此癌組織就比正常細胞多攝取FDG ,自然多攝取FDG的癌組織就會比正常細胞多放出放射線,並且放射線的量與腫瘍細胞攝取葡萄糖的量,也就是活動性成比例正子射出攝影可以說是正反映著癌細胞的活動性。
因此,正子射出攝影對於惡性腫瘤的性質(惡性度)、轉移、再發的診斷或治療效果的判定有高度的價值。譬如雖然腫瘤小但惡性度高的時候就要考慮擴大開刀摘除的範圍或併用化療等措施。另外有癌細胞的轉移時,因為正子射出攝影可以一次就掃描全身這樣可以在沒有預期到的地方早期發現轉移或再發的優點。不過正子射出攝影的缺點是影像的焦點不好,所以影像不清楚,因此需要跟空間分析功能好的電腦斷層攝影和磁振攝影的影像一起做判斷才能發揮最大效果。其他缺點則對於有炎症的病巢例如肺炎也會有FDG聚集的現象,這樣就跟癌症的區別有發生困難。到現在為止被認為使用正子射出攝影效果不好的癌症病例有腎臟癌、攝護腺癌、肝細胞癌、膽道癌、白血病等,但仍可以對發現轉移或再發還是有其用處。
(吳昭新醫師; By Jau-Shin Wu, M.D.,Ph.D.; May 10, 1996 初稿;Feb. 12, 2005 修訂 )
(TMN) Since June 09, 2002

(Olddoc): Since Jan. 01, 2008

(TMN): Since Jan. 01, 2008

(H-check): Since Jan. 0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