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ddoc
(一九九六年三月創刊)
Old Doc Wu's Home
腎臟泌尿系統檢查、電解質代謝檢查
Dr. 吳 昭 新 的 Home Page

吳昭新 醫師 (by Jau-Shin WU, M.D., Ph.D.)

(Posted on May 10, 1996; Updated Feb. 02, 2005)

參考值:
血液尿素氮:8.0∼20.0 mg/dl
血清肌酸酐:0.7∼1.5 mg/dl
尿酸:3.0∼7.0 mg/dl
鈉:135∼148 mEq/L
鉀:3.5∼4.7 mEq/L
鈣:8.5∼10.5 mg/dl
氯:98∼110 mEq/L

在前面已說過,人體為維持生命需要攝取食物,食物經過代謝後就會產生廢棄物,腎臟除了維持人體的水分和電解質的平衡外,還有排泄代謝後的廢棄物的功能。腎臟的最小工作單位是腎單位,兩邊的腎臟合起來一共有兩百萬個腎單位,但每天實際在工作的腎單位才十分之一,就是二十萬個腎單位,其餘的都在休息,所以一個人少了一個腎臟也沒有問題,因此把一個腎臟捐給別人也沒問題,還足夠來執行腎臟的功能。但當腎臟受損傷到某一程度的時候,也會不能充分執行他的功能,這樣的情況叫做腎衰竭,要測定腎臟還保持有多少功能的檢查就是腎臟功能檢查。既然腎臟的功能是要排泄人體代謝的廢棄物,我們就測定這一種廢棄物還剩下多少在體內也就可以知道腎臟的功能如何了。在臨床上有兩種廢棄物可以用來做為評估的依據,就是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酸酐,除了上面兩種廢棄物外,尿酸也在腎臟功能有障礙的時候會上升,但是尿酸的代謝比較特殊,除了腎臟功能衰竭外在代謝有問題的時候也會有明顯的上升,而且也有很特殊的症狀,因此在評估腎臟功能的檢查的時候很少用到。


1血液尿素氮(BUN, Blood Urea Nitrogen)

尿素是蛋白質在肝臟經過新陳代謝後的最後產物。尿素在肝臟生成後,經由血流帶到腎臟,在腎臟的腎小球濾過後,除小部分從細尿管被再吸收回到血流中外,大部分的尿素從尿中排泄到體外,因此血中的尿素的濃度是由尿素的生成和從腎臟的排泄的平衡來決定。:

升高的原因:

1. 排泄障礙:

A) 腎臟起因性(腎性): 當蛋白質的攝取量一定而又沒有另外的生成增加的原因時,血中的尿素的濃度則完 全由腎臟的排泄量(腎機能)來決定。因此由血中的尿素濃度就可以知道腎機能障 礙的程度。如在前面提到腎臟保有相當程度的預備功能,少許的腎臟的損傷不會影 響腎臟的機能,因此當血中尿素上升時表示腎臟的機能的障礙已達相當嚴重的程度 。如果血中尿素濃度超過50 mg/dl時已進入腎衰竭的情況,而達100 mg/dl時則已是 尿毒症的時期而要考慮洗腎了。另有休克或脫水時,因為到達腎臟的血液量減少也 會使腎臟的機能低下而使血液中的尿素濃度上升。

B) 尿路阻塞性:

雖然腎臟的機能沒有損傷但是從輸尿管到尿道的尿路中有阻塞時,因為尿排泄不出 去而引起血中尿素的上升。如輸尿管、膀胱的結石,前列腺肥大,輸尿管、膀胱、 前列腺的癌症等會引起尿路阻塞的疾病都有可能成為血中尿素上升的原因。
2. 生產增加:(腎外原因)

組織蛋白的破壞: 體內蛋白的來源除了飲食所攝取的以外還可以因為身體組織的大量破壞而產生。如 燒傷、外科手術、發燒、 甲狀腺機能亢進、惡性腫瘤、糖尿病酸中毒、飢餓時因 組織的破壞而產生大量的蛋白。當有大量的蛋白代謝時就會生成更多的尿素而使血 液中的尿素濃度上升。

腸胃管出血:

腸胃管內有出血時,因在腸管內的大量的紅血球和血清蛋白破壞後產生大量的尿素 而使血液中的尿素濃度上升。

食物中的蛋白質:

如果攝取食物中的蛋白質過多時,血液尿素濃度也會稍稍升高。

2血清肌酸酐(Serum Creatinine)

肌酸酐 (creatinine) 是因肌肉中的肌酸 (creatine) 脫水分解而產生的物質。因為每天 產生的量一定而且不會像尿素和尿酸經腎小球過濾後再從腎小管被吸收,因此是一 個做為衡量腎的功能的很好的基準。因此肌酸酐的排泄量反映腎小球過濾速率,也 隨著反映血清中的肌酸酐濃度,也就是反映腎臟的機能。 血清肌酸酐濃度不會因食物的種類和組織的損傷而受影響,所以做為判斷腎臟機能 的依據較血清尿素可靠。但因與肌肉的量有關,因此肌肉多的大男人會比嬌小女人 每天的尿肌酸酐會多。

肌酸肝清除試驗(Creatinine clearance test):以測定尿中的肌酸酐排泄量和血清肌酸酐 濃度來計算腎小球過濾速率(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的試驗。

※正常:70∼130 ml/分鐘

※二小時法與二十四小時法

=(140-年齡)×體重(kg) /72×血漿肌酸酐(mg/dl)

(3) 尿酸 (Uric acid)

尿酸是細胞核中構成核酸成份的嘌呤的最後代謝產物,因此由於體內細胞的破壞或 食物中的所含有的嘌呤經過在肝臟的代謝後由血液經過腎小球過濾後排泄到尿中除 了一部份在從腎細尿管被吸收外都由尿中排出到體外,因此腎功能有障礙時血中的 尿酸濃度就會上升,也就可以做為評估腎功能的基準。另外人體還有調節尿酸濃度 的機能,當這一種功能發生問題時,血液中的尿酸也會上升,而當血液中濃度超過 7 ~ 8 mg/dl以上(女性稍低)呈過飽和狀態時,尿酸鈉結晶就會沈積在組織中,多 在腳大拇指或膝關節中,引起劇烈疼痛,就是所謂的痛風。當尿酸一下子排泄過多 時會在細尿管中沈澱下來變成結石,引起痛風腎的發作。因為食物中含有過多的嘌 呤時血液中尿酸濃度會上升,所以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的人應該避免攝取含高量嘌呤 成份的食物如:肝臟、肉類等動物性食物。如在血液病(白血病,惡性淋巴腫,溶血 性貧血)經過中或因治療而一下子有過多的細胞破壞而產生過多的尿酸時常會引起高尿酸血症。

腎臟疾病:1.腎小球的炎症:急性腎臟炎,慢性腎臟炎,腎症候群,2.細菌感染:腎盂腎炎,腎結核,3.腫瘍:癌症,腎囊腫,4.結石,5.全身疾病:糖尿病腎症,紅斑性狼瘡腎症,痛風腎,6.妊娠腎。

尿路疾病(腎盂,輸尿管,膀胱,尿道):1.細菌感染,2.結石,3.惡性腫瘍,4.其他:神經性頻尿,神經性膀胱,尿失禁,膀胱異物。

電解質

一個人體內的水分約佔一個人的體重的百分之六十,因此假如你是一位體重六十公斤的人,你的體內的水分的量是三十六公斤。

人體內的水分再分為「細胞內」的和「細胞外」的兩種,各叫做「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內液約佔體內總水分的四分之三(體重之百分之四十五),所以六十公斤的人有二十七公斤的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則約為四分之一(體重之百分之十五),因此體重為六十公斤的人就有九公斤的細胞外液。細胞外液又分為「組織間液」和「血漿」,各佔體重之百分之十和五因此體重六十公斤的人有約三公斤的血漿和六公斤的組織間液。因為在血管裡流動的血液中血漿的佔百分之五十五,所以一個六十公斤的人的血液量約為五.四五公斤。

「電解質」是溶於水中之帶電之「離子」,大家都知道離子有陽離子和陰離子。在人體體液中的「陽離子」有「鈉」、「鉀」和「鈣」,陰離子則有「氯」、「重碳酸」和「磷酸」。但在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中的離子的成份構成則有很大的不同。

細胞內液中的主要離子是「鉀」和「磷酸」,而細胞外液中的主要離子則為 「鈉」和「氯」。為維持細胞的生命,這些電解質在體液中的組成和絕對量應保持一定的濃度。主要離子在血液中的濃度和其意義如下:

(1)鈉:

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的 90 ﹪由鈉離子所構成,其濃度影響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高鈉血症:因脫水(腹瀉、嘔吐、流汗),利尿劑的使用,尿崩症,糖尿病昏睡、攝取過多鈉、內分泌疾病 (aldosteron 過多症,庫興氏病)等原因而引起。

低鈉血症:因腹瀉、嘔吐、燒傷、外傷等原因所引起的鈉的流失、因水份過多所引起的稀釋:心臟衰竭,肝硬化症,腎衰 竭、假性低鈉血症:高血糖症,高蛋白血症,高脂質症時為維持滲透壓、代償性的鈉降低等原因而引起。

(2)鉀:

鉀是主要在細胞內液中(主要陽離子),只有很少量在血漿內,有使神經和肌肉興奮的作用。血液中鉀的異常會引起心律不整,甚至心跳停止,也會引起腸閉塞。

高鉀血症:因腎臟疾病、酸血症(細胞內鉀移至血漿中)、假性高假血症(溶血)而引起。

低鉀血症:因嘔吐或腹瀉時自消化管道大量喪失、鹼血症(鉀離 子移至細胞內)、藥物性(利尿劑、副腎皮質荷爾蒙、甘草的使用)、內分泌疾病(aldosteron過多症,庫興氏病)等原因而引起。

(3)鈣:

人體內的鈣的 99 ﹪是以磷酸鈣的狀態儲存在骨骼中,而只有體內鈣總量的 1 ﹪存在於在血液中。存在於血液中的鈣的一半是和血清中的白蛋白結合在一起,而另一半則以自由離子的形態存在於血液中以便行使生理性的作用。

血清中鈣的濃度由副甲狀性荷爾蒙、維他命 D及甲狀腺降血鈣 (calcitonin) 調節。體內的鈣參與有關骨骼和牙齒的形成、神經和肌肉的興奮、和血液的凝固的作用。

高鈣血症:因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和甲狀腺機能亢進、骨骼的破壞、維他命 D 中毒而引起。

低鈣血症:因副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維他命 D 缺乏症和慢性腎衰竭而引起。

(4)氯:

體內的氯只存在於細胞外液內,不存在於細胞內液中。因此人體細胞外液的大部分陰離子是由氯離子所構成,而跟鈉離子成正比例變動,但與同為陰離子的重碳酸則成反比例而變動,以維持與陽離子的平衡。

高氯血症:因脫水(鈉也升高)、腎細尿管障礙及腎衰竭、呼吸性鹼中毒(過換氣症候群)而引起。

低氯血症:因脫水(嘔吐,腹瀉)、慢性閉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呼吸性酸中毒、藥物性(利尿劑,類固醇,中藥)等原因而引起。


【回老醫之家】 【症狀到診斷】 【看病小常識】 【專業區】【回健康檢查首頁】
【回疾病別索引首頁】【肝臟病】【國外醫學有關網址】

(吳昭新;by Jau-Shin Wu, M.D.; Posted: Jan. 31, 2005)
關於疾病、健康、醫療、就診有疑問嗎?
請到篩選過的
台灣醫藥資訊網頁 總索引

您想增加醫藥常識嗎?老醫為您每天選一篇,每週五篇,
一年二百六十篇。
“老醫每日精選一篇”

(TMN) Since June 09, 2002
(Olddoc): Since Jan. 01, 2008
(TMN): Since Jan. 01, 2008
(H-check): Jan. 0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