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健康資訊入口網站(臺灣健康資訊網)- 老醫之家系列
(一九九六年三月創刊)
Old Doc Wu's Home-Dr. 吳 昭 新 的 Home Page
第九節影像診斷檢查 - 超音波檢查 (Diagnostic imaging) |
|
(Posted May 05, 1996; Last updated Feb. 12, 2005)
(回
首頁)
超音波檢查已經很普遍,所以大家也很熟悉,是利用人的耳朵聽不到的高頻率音波超音波機器的探頭送入體內時,因組織的密度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回響,而把這種回響變為影像,在顯示機的螢幕上面顯示出來時,由不同的影像就可以看出,不同的組織及病變。因超音波在水中的透過性好,又在無空氣的器官內容易傳播,所以在使用X光線不容易診斷的肝臟等實質性器官的疾病和心臟疾病的診斷發揮它的診斷價值。
目前醫界利用超音波,主要做腹部、骨盆腔、心臟血管及一些表淺組織器官的掃瞄,以便進行以下的觀察及判讀診斷:
如肝微小細胞癌(一公分以下 )、肝血管瘤、肝囊腫、脂肪肝、肝硬化症、肝內結石及膽道結石等,都可以使用超音波攝影來做診斷。不過, 肝血管腫和肝細胞癌,則因回響較相似,而常難做鑒別診斷,因此,需要再做電腦斷層攝影,做為協助診斷。在血管的診斷上可以使用色彩超音波來檢查血流的方向或速度。約有二分之一的早期腎臟癌是接受超音波檢查偶然發現的,這種偶然發現的腫瘤,由於沒有症狀,常屬於早期腎臟癌。在健康檢查的時候,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觀察到肝臟、胰臟、脾臟、腎臟等器官的病變,而對於膀胱、子宮、卵巢、攝護腺等也可以特別做檢查,但一般健康檢查就不做詳細檢查。有需要時也可以做腦底動脈、頸動脈和靜脈、大腿動脈等血管等做檢查。此外也和內視鏡配合起來做更詳細的檢查,也可以使用超音波協助作器官穿刺及切片檢查,而對於子宮內的胎兒也可以做檢查(如產前檢查時可以監視胎兒的生長情況、週數、胎盤的位置或葡萄胎等)。
在台灣約有四成多的接受健康檢查的人有甲狀腺腫大,其中約有近二成的人是從甲狀腺的超音波檢查發現的,為減少甲狀腺不必要之手術,甲狀腺專科醫師常會安排病人接受超音波及細針吸引性細胞學之檢查。
高解像力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將可協助醫師針對肌肉骨骼及傷害做更正確的診斷。
定期進行頸動脈超音波檢測,是了解頸動脈健康的最好方法,發現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是起因於頸動脈本身的粥狀硬化,導致血管內壁的異常增厚,是缺血性腦中風的重要原因;但因為頸動脈狹窄缺乏明顯的症狀,加上許多民眾認為腦中風是由於血管爆裂所造成,與血管阻塞無關,因此使得篩檢頸動脈狹窄的重要性被漠視。
彩色杜普勒超音波也是婦產科醫生觀察子宮形態學和生理學的一個很好的工具。除了在陰道超音波之腫瘤形態學外,再加上彩色杜普勒超音波和能量呈像超音波來記錄血管的型式和測量血液流動阻力的變化和流動速率,對辨別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腺瘤是很好的診斷方法。
因超音波攝影的設備較簡單,可隨意移動,且操作簡單,費用又不高,而且因沒有使用 X 光線,而被認為對人體無傷害,所以現在已成為影像診斷的第一選擇。但是,還是有它的缺點,就是因為需要依靠操作人的技術上的熟練度,而較缺客觀性。
(吳昭新醫師; By Jau-Shin Wu, M.D.,Ph.D.; May 10, 1996 初稿;Feb. 12, 2005 修訂 )
(TMN) Since June 09, 2002

(Olddoc): Since Jan. 01, 2008

(TMN): Since Jan. 01, 2008

(H-check): Since Jan. 01,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