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於斯土美麗台灣島的人都會講寫 自己的母語(台灣閩南語、客語、南島語), 為了達此目的,我們歡迎使用任何教學方法、音標, 只要能達到講、寫自己母語的目的就可。
(註):因特殊音標、字形在標準網頁上無法表示出來, |
|
春江花月夜 -(張勝賢 吟)(06/10/26)
楓橋夜泊 -(張勝賢 吟)(06/10/26)
清兵衛佮葫蘆(台語文翻譯)-志賀 直哉 原作 -吳昭新 台語翻譯(06/09/30)
高瀨船(台語文翻譯)-森 鷗外 原作 -吳昭新 台語翻譯(06/08/20)
批-齊可夫(Anton Chekhov) 原作(台語文翻譯)- 原作 -吳昭新 台語翻譯(06/08/08) (06/10/10 修訂)
竹林內 (台語文翻譯)-芥川龍之介 原作 -吳昭新 台語翻譯(06/08/08)
鼻 仔 (台語文翻譯)-芥川龍之介 原作 -吳昭新 台語翻譯(06/07/20)
柑 仔 (台語文翻譯)-芥川龍之介 原作 -吳昭新 台語翻譯(06/05/23)
醫病關係五十年(台語文)-吳昭新
(06/05/24)
蜘蛛之絲 (台語文翻譯)-芥川龍之介 原作 -吳昭新 台語翻譯(06/06/30)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思 想 曲 -陳國群 醫師(04/02/12)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臺灣花卉博覽會、賴和 大作家、年尾兮話 -陳國群 醫師(04/01/20)
認識台灣,不應分族群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12/04)-濁水清(04/01/05)
連戰提出要「族群和解公投」,並說他有六個夢,其中之一是「要讓外省子弟知道鍾理和、能背楊逵小說」。連先生主政多年,對推動台灣文學不知做了什麼事,如今要選總統,才提出這項令人滿頭霧水的口號,不僅顯現他的無知,也顯現他的幕僚不認真做功課。首先,台灣的教育有分族群嗎?教材有分本省人版、外省人版嗎?台灣過去的教育被人所詬病,是忽略本土內容,而一味傾向中國,因此導致國文教科書充斥著與中國相關的文章,而描寫台灣人、事、物的文章都被抹煞了。過去戒嚴時期的教材,不要說外省子弟不認識台灣文學,更可悲的是連本省子弟也不知道誰是鍾理和、楊逵。過去主事者因為不認同台灣,教材才如此荒腔走板,所以在台灣受教育的子弟都不認識台灣,這是不分族群的。如果連先生強調他今後要重視台灣文學,乃至台灣歷史、社會、文化,我們應給予肯定,但如果只是拿來做文章,說什麼「本省人、外省人」,反而只是撕裂族群,並不恰當。..... (詳見全文)
今昔「補破網」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12/04)-李修鑑╱台灣歌謠會會長(04/01/05)
打開報紙,得知連戰居然在十二月一日參加高雄市前鎮漁港的「海洋漁業博覽會」上唱起先父椎心瀝血之作「補破網」,令人有時空錯置的感覺。當年的加害者學唱受害者的心靈之歌,毫無羞恥之心。 國民黨當年以「補破網」歌詞內容灰暗,影射台灣人民生活的悲慘情況,易於淪為統戰工具,而加以禁唱。而早年黨外人士,卻每逢競選常以「補破網」喚醒台灣人的同理心,化悲憤為力量,團結奮鬥為台灣。..... (詳見全文)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彈琴、火車頭 來留話、火車欲出站、古坑咖啡、牽手 緣定三生、點燭相傳 、也叨dr神 也叨dr人jin -陳國群 醫師(03/12/02)
台灣歌謠 -陳國群 醫師(03/11/29)
『前言』: 看到貴站轉載顏綠芬教授一文:他的音樂「和煦春風」親吻了每一個臺灣靈魂--寫於「蕭泰然音樂節」,一時無法自已。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nov/15/today-o2.htm 特別是「出外人」一曲 (作於1978年,蕭泰然教授旅居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時所寫),該曲首先發表於美國東部的臺灣人聚會,當時幾乎所有在場的臺灣人均落淚,連外國友人也噙著眼淚說:雖然我聽不懂歌詞,但我可以體會,那一定是發自內心最深處的感情!後來該曲在美洲各地的演出(1995.3.11.休士頓….),也同樣獲得臺灣人的最高認同與感動。「出外人」如果比喻為「臺灣思鄉曲」,是最為恰當的,它的美、它的情、它給人的感動,絕不下於德弗乍克的「思鄉曲」。為了讓讀友認識這麼優美感人的旋律,另方面又要尊重CD版權,筆者不避「狗喉乞食聲」錄音於下.....(詳見全文)
他的音樂「和煦春風」親吻了每一個台灣靈魂----寫於「蕭泰然音樂節」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03/11/15)顏綠芬╱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03/11/18)
出外人: 咱攏是出外人,對(從)遠遠的台灣來, 雖然我會講美國話,言語會通心未通, 咱攏是出外人,在遠遠的台灣彼, 有咱的朋友與親人 不時互相在思念, 人人在講美國是天堂 使人真欣羨, 若是問你養是怎樣 天堂不在此…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首由蕭泰然作詞、譜曲的台語歌時,眼淚竟然不聽話的奪眶而出,陳麗嬋小姐優雅美麗的歌聲飄揚在空中,她清晰而充滿感情的演唱,將遠離故鄉的遊子心境詮釋得淋漓盡致,特別是唱到「言語會通心未通」時。.....(詳見全文)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工夫盡展 想要傳乎你、現代音樂廳 、小胖威利症候群、古墓報明牌、殷海光兮故居 -陳國群 醫師(03/11/18)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蕃薯毋驚落塗爛、海邊月光暝 -陳國群 醫師(03/11/12)
「雨夜花」歌詞討論 -陳國群 醫師(03/10/29)
(編註:本來是編者要請教民謠專家詩人陳醫師有關雨夜花歌詞的原件的一封備忘私信,陳醫師卻把它當做正式的討論議題,因為陳醫師是專家並滿腔熱情,我覺得應該把陳醫師的全文照實作成圖檔貼在網路上,供大家共享。編者不是台語的研究者,本來就沒有資格討論台語的問題,因編輯台語有關網站,有時候會有些疑問而已,在此特做聲明。).....(詳見全文)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 (132,137,138,◎「港邊惜別」-吳成家一生中最為淒美的旋律) -陳國群 醫師(03/10/16)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 (53, 114, 117, 123, 128, 129, 135, 136) -陳國群 醫師(03/10/13)
望春風與補破網 -陳國群 醫師(03/09/29)
「望春風」與「補破網」這兩首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它的詞,都是李臨秋(1909.4.22.~1979.2.12.)的不朽之作,李臨秋一位學歷不高,但有著濃厚人文氣息的大稻埕在地人,因緣際會,創作出讓人驚嘆的詞作。而「補破網」的故事,更是多采多姿,沒完沒了。「補破網」一經發表,就受到國民黨政府的注意,後來改編成電影「破網補情天」,竟然遭到禁映,理由是「補破網」歌曲,含意過於灰色….,眼看這部,由李臨秋表哥--陳守敬,出錢拍攝的電影,馬上就要泡湯,李臨秋心有不甘的填上第三段歌詞---魚入網,好年冬,歌詩滿漁港….從今免補破網,結果才准於上映。李臨秋晚年,特別交代:以後唱「補破網」時,務必要將第三段拿掉,被國民黨政府脅迫加入的這段,簡直是不倫不類,因為第二段末了「全精神,補破網」,已經做了總結,硬再加進去的,會變成狗尾續貂,畫蛇添足,反而壞了原意!最近,九十二年交通事業港務人員升資,國家考試,閱讀測驗閩南語命題「補破網」,引起軒然大波,泛藍客籍立委指控民進黨政府「福佬沙文主義作祟」、「多年來欺負弱勢族群」,現又「去客家化」,不排除客家鄉親走上街頭抗議….。 .....(詳見全文)
閩客一家親 -台灣日報 (03/09/27) -◎吳錦發(03/09/29)
為了國家考試出現了「閩南語」命題,卻激起了一些客家族群反彈。老實說,在考試命題中出現一、兩道還未約定成俗的閩南語文句,確實對他族群會造成一些小困擾,但也絕對沒有像媒體故意誇張的那麼嚴重。 不客氣地說,這個問題是有人在挑撥才會鬧得那麼大。「孤不二終」是一句閩南話,但是它也已是一句「客家話」,在南部的客家人中,也習慣使用這句話,甚至已不知道那是一句「外來語」;又譬如,在美濃地區,習慣上稱呼「祖母」叫「阿媽」,「阿媽」是閩南語,也是客家語,它已成了客家話中的「外來語」;而閩南話把番石榴叫「芭樂」,這是由客家話「那芭仔」來的,而客家話中的「那芭仔」其實是原住民布農族語「那拔」。 .....(詳見全文)
福佬、客家都是大中國文化的受害者,相煎何太急!民進黨、台聯黨對多元族群文化差異的尊重,已逐漸體現,泛藍撩撥閩客對立,實不足取 -台灣日報 (03/09/27) -社論(03/09/29)
國家考試出現以閩南語用語出題一事,近日引起各界議論,考試院會昨天議決閩南語命題不予計分,並對今後的國家考試命題達成四點共識,包括不考尚未有標準化或約定俗成之用詞或語音;考試院的這項議決,固然維護了「看不懂、聽不懂」閩南語的考生權益,但是後續的政治效應仍未平息,在野的國民黨、親民黨刻意拉高論爭層級,並由泛藍的客籍立委出面指控民進黨政府「福佬沙文主義作祟」、「多年來欺負弱勢族群」,現在更是「去客家化」,不排除發動客家鄉親上街頭抗議,民進黨的客籍立委則是反擊國親兩黨「厚顏無恥」、「根本沒資格講這種話」。閩南語命題風波引發客家團體的疑慮不安,顯示在台灣由各族群共同構築命運共同體的工程,必須更加細膩的經營,然而少數的政治人物蓄意撩撥閩客對立情結,實不足取,允應適可而止。 .....(詳見全文)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42, 47, 106, 108, 115, 116, 120) -陳國群 醫師(03/09/28)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71 ~ 80) -陳國群 醫師(03/09/24)
台灣文學與台語新詩 -張 耒(03/09/15)
以漢字書寫台語,嚴格說,並非是臺灣文學這名稱出現之後才有的產物,就陸續被發掘並檢視的現存漢語古籍中,目前可以溯源至明.嘉靖刊的《荔鏡記》南戲戲文(全名為《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搬演陳三五娘的故事),其通篇以漢字書寫當時的潮、泉州之閩語,即使是台語讀者亦可輕易地從其中分辨出各種俗字、表音字、訓讀字,乃至於白字現象;而同樣被保留了下來的早期閩語文學作品還包括萬曆、順治、光緒等刊本的《荔枝記》,萬曆刊《金花女》、萬曆刊《蘇六娘》、乾隆刊《同窗琴書記》等戲文,以及俗稱的「七字仔」、「歌仔冊」各種唱本,雖稱不上多,但可供研究與作為溯源本字的參考材料真不少,這方面的台語、閩南語研究,在前輩吳守禮教授多年的耕耘下已經有了初步豐碩的成果,讀者可逕自參考其發表過的相關論述及旋將出版的一系列校勘記,可以獲得較清晰的輪廓,如果您仍對諸多前輩所研究指出的台語與古漢語之緊密關係抱持著懷疑態度。.....(詳見全文)
台灣文學爭奪戰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04/29) -郭維德╱彰化高中台灣文學研究社社長(03/09/15)
自由時報報導彰化女中「台研社」遭校方打壓的新聞,在「自由廣場」引起正反兩方的討論。彰女的筆陣以國文老師為主,站在校方的立場,為校方講話。而彰中、台中一中,還有彰女的學生,則以學生的立場,為台灣文學的自主陳述意見。 雙方主要的爭議點,是學校認為可以強制安排「台研社」指導老師,不管適不適任。而台研社則要求適度的自主空間,延請名師,提升社團活力。這表面熱鬧、理直氣壯的交鋒,其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根本是台灣文學解釋權的爭奪戰。 .....(詳見全文)
彰女•台灣精神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04/28) -陳岳禧╱彰女國文教師兼校刊社指導老師(03/09/15)
彰女,創校八十四年,走過日本殖民統治、國民黨威權戒嚴、綠色執政。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一路以來我們堅持教育者的本分,默默為彰化地區的人文教育提供不足為外人道的貢獻。但或許因為沉默, 所以大家一直覺得校風保守;抑或是「女校」的緣故, 我們選擇了站在最不顯眼的地方,為下一代提供養分,默默付出,就如同「台灣人的傳統母親」一樣,即使真的不太了解時代脈動,但你會因此而指責自己的母親趕不上潮流和迂腐嗎?這會是「台灣」人應有的傳統精神嗎? 進入彰女二年, 身為最資淺的國文教師 ,在這次的「台文社」事件中,實在是一個外人,但此事既然牽涉學校的名譽,基於本分,我想有義務提出一些個人的淺見。 .....(詳見全文)
台灣文學加油!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04/28) -呂亭芳╱彰化女中台灣文學研究社社長(03/09/15)
今年二月,在彰女韓淑芬老師的鼓勵下,我開始籌劃成立台灣文學研究社,豈料消息一出,數學科林銘卿老師竟在段考時約談我,他告訴我「成立台研社,會破壞彰女的生態,全校會起來對付我!」我不知道這段話是關心還是威脅,這段話不僅讓我昏昏然,更覺得莫名其妙。 果然,台研社的申請過程並不順利,課外活動組長說,經費不夠,必須倒了一個舊社團才可另成立一個新社團,且要等到新學年才可申請成立。在無奈下,我直闖校長室請蕭惠蘭校長幫忙,她也欣然同意成立台研社。但是,校長問我找誰擔任指導老師?我向校長推薦曾獲得總統陳水扁召見的彰中台研社指導老師呂興忠,他是成大台灣文學碩士,學術專精且熱情風趣,長期在高中推廣台灣文學,頗受學生歡迎。不料,校長同意後不到一個月,校方卻突然宣佈台研社不可以聘請校外指導老師。 .....(詳見全文)
台灣文學不是洪水猛獸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04/27) -李冠璋╱台中一中台研社長(03/09/15)
拜讀宋思禎「誰怕台灣文學?」一文(自由廣場,四月二十三日),讓同身為高中台研社一員的我有些話不吐不快。由於彰女台研的相關事件,目前僅止於耳聞,因此不便妄下評斷。但是本人一方面感謝自由時報為我們這些在校園中致力於推廣台灣文化的學生吐露心聲,一方面卻也認為,國人對於「台灣研究」的認識,似乎仍有待釐清的部分。 .....(詳見全文)
還給彰女純淨發展空間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04/27) -葛芳譚╱彰化女中台灣文學社指導老師(03/09/15)
宋思禎「誰怕台灣文學?」一文(自由廣場,四月二十三日),所述內容,與事實頗有出入。筆者正是該文指稱的彰女台灣文學社的「偽指導教師」、「葛姓教師」,宋文不僅詆毀我個人、傷害彰女,甚至傷及無辜。 .....(詳見全文)
種子落地----樂見台灣文學在彰女驚蟄而出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04/24) -張綵芳╱賴和文教基金會執行秘書(03/09/15)
本文係回應自由時報二十二日刊載的「彰女台研社,突圍爭自主」。十多年來,賴和文教基金會秉持賴和以在野的立場關懷台灣、深耕台灣的精神,並透過各項藝文活動的舉辦,期望能有效地凝聚以台灣做為主體思考的國民意識,朝著台灣文藝復興的目標勇往邁進,這些活動最主要的動力來源就是一群熱愛台灣文學的高中生。 從「賴和高中生台灣文學營」到「賴和大專生台灣文學營」,我們看見這群年輕孩子們從最當初因為興趣來參加活動,到升上大學後自願放棄寒暑假期,回來擔任我們的營隊幹部與輔導員,只為了能讓更多年輕學生開始重視自己的鄉土,關心社會周遭變動事物,正確地去認識台灣文學中本存的美感。 .....(詳見全文)
誰怕台灣文學?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03/04/23) -作者為彰化高中二年級學生,宋思禎是筆名(03/09/15)
根據自由時報四月二十二日「彰化焦點」新聞,記者張瑞楨專題報導「彰女台研社,突圍爭自主」,揭發彰化女中一些行政人員與教師,聯手打壓該校學生社團「台灣文學研究社」的行徑。 彰化女中不但禁止「台研社」邀請台灣文學專家到校授課,禁止「台研社」邀請傑出校友小說家李昂等人到校演講,社長幹部更不得自行設計課程及舉辦台灣文學相關活動等。學校並且指派「負有任務」但完全不懂台灣文學,甚至對台灣文學抱持敵意的老師,不顧社員的反對,強行掛名指導,並且要求學生接受,否則要解散該社團。 .....(詳見全文)
八角樓與銀鋒冰果室 -陳國群 醫師
(03/09/12)
葉老先生今年已經七十幾歲,除了有點駝背外,身體一向硬朗,他從小就在鹽水長大,他見證了半世紀以上的鹽水過往歲月。就像往常一樣,一個午後的斜陽裡,他蹲在院子中,往傳統的爐灶,丟送木材,鍋裡煮的是紅豆,他試圖把紅豆煮透、煮爛,因為那就是紅豆牛奶冰的訣竅,由鍋蓋邊緣一股白色的滾滾煙霧,不時噴出,葉老先生的額頭滴下了汗珠,但他還是耐心的蹲在那邊,那是他每日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他的執著與驕傲,每當客人誇獎他煮的紅豆有多好吃,他總會輕輕一笑,不說什麼話,我想他心裡一定相當得意,他煮紅豆的背景,就是名聞鹽水的八角樓,我把這個情景照了下來,它充滿詩情畫意,而且具有強烈的現代感,又好像時空的的重疊與錯亂,希望有一天,它會變成我的圖畫題材!… ..... (詳見全文)
探索美濃作家鍾理和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 -陳國群 醫師
(03/09/01)
鍾理和(1915.12.15.~1960.8.4.)這位美濃的作家,他無怨的情愛是與台妹的長相廝守;他無悔的志業則是不計回報的文學創作!....1954年2月14日下午5點,九歲,長得健壯、活潑、聰明,而又帶著幾分淘氣的立民,無助地流下兩行眼淚,告別熱愛他的父母與哥哥以及他揹過、照顧過的妹妹,離開了人世。
魂兮歸來,人間最大的哀痛,莫過於生離死別!鍾理和在「野茫茫」一文中記述立民去世七日,到孤墳弔祭的心境,他沈痛的寫著:..而今,天已下起霏霏的細雨了,陰霾和冷漠,已漸漸的領有了廣漠的荒野。立兒,我們就要回去了,你一個人冷清清在這裡,是不是寂寞?是不是淒涼?從前爸爸不相信有靈魂,現在倒願信其有了。…立兒,你聽見媽媽的哭聲麼?雨更大了。我們要回去了,立兒,你看見媽媽又在把妹妹揹起來了麼?你回來呀,立兒!跟著爸爸媽媽回來呀 ..... (詳見全文)
為台語、台文默默奉獻心力的人士 -陳國群 醫師(03/08/30)
目前有關台語、台文確實存在一些困境。估且不論什麼是「台語」的定義,前些日子,就台語的注音,又出現「教會羅馬字拼音」與「TLPA—教育部公告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的論戰,高興的是:有論戰總比沒論戰好,隱憂的是:對同一件事,大家似乎缺欠尊重對方的意見,難免門戶之見過深,忽視整體利益與宏觀! 吳昭新醫師以及台語界備受敬重、編撰「國台對照活用詞典」的吳守禮教授等學者,在「台語天地」網站,開宗明義,就揭示其宗旨:我們建立台語天地網頁的目的在於盼望生於斯土美麗台灣島的人都會講寫自己的母語(台灣閩南語、客語、南島語),為了達此目的,我們歡迎使用任何教學方法、音標,只要能達到講寫自己母語的目的就可。 ..... (詳見全文)
懷念我的國文老師--許成章教授 -陳國群 醫師
(03/08/30)
民國88年5月22日,許成章教授以89歲高齡逝世,生前交待將其所有藏書,贈與高雄巿文化中心,我到過許教授的"書樓"知道意義非凡,許教授並於民國82年將其"台語辭典"的原稿,亦贈與高雄巿文化中心,我看過定稿,其中約有1/3由許教授親筆手寫,2/3由助理小姐抄寫,全部均經許教授校正,許教授曾經告訴我:說他的眼力漸次不行,如果"台語辭典"的印刷採排版方式,恐怕無體力與眼力全部校正,所以權衡之計,最後決定以手寫稿刊印,好幾年來,我一直想帶著老師的三大本巨著,前往拜訪,並請老師在扉頁簽字,但一直無法如願,至今留下一個不太小的遺憾。許成章教授出生於澎湖,最高的學歷是小學畢業,他當過雜貨店的伙計,賣油賣米,因為自己的刻苦力學,後來當了小學老師、高雄中學國文老師、高雄醫學院國文教授、東海大學國文客座教授,整個歷程簡直是一篇傳奇小說。他花了數十年的工夫,考證"台語"(閩南語)(漢語)更是一個謎題與驚嘆!有一次他自己從高雄坐公路局的車子到我診所來看病,我給他一些高血壓、冠狀動脈的藥物,然後開車送他回高雄, 在車上我問老師:花了那麼多時間編撰"台語辭典"是不是興趣使然,他的回答讓我嚇一跳,他說:興趣終會消褪,要完成它,光靠興趣是不夠的, 這要起魈(?) ["發瘋""捉狂"]才有辦法,真的,在無任何外界壓力之下,一個自我期許,自我挑戰,藏諸名山之作,其付出是完全不計較的!記得在車上,我還問過老師"操縱"這兩個字台語怎麼發音…。說起台語溯源,還蠻有意思的,茲舉例如下: ..... (詳見全文)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1~ 10) -陳國群 醫師(03/08/29)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11 ~ 20) -陳國群 醫師(03/09/02)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21 ~ 30) -陳國群 醫師(03/09/02)
陳國群 醫師-台語新詩創作(31 ~ 40) -陳國群 醫師(03/09/12)
請到篩選過的台灣醫藥資訊網頁 的 總索引 |
一年二百六十篇。“老醫每日精選一篇” |
【台灣歷史年表】【台灣情】【李友專-皮膚科】【李秉穎-兒科客棧】 【錢大維-榮總兒童醫學網】【台灣癌症防治網】【彰基腫瘤中心】 【醫網珠璣-老醫精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