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健康資訊入口網站(臺灣健康資訊網)- 老醫之家系列
olddoc
(一九九六年三月創刊)
台語羅馬字的衰退係外來政權鎮壓的後果

酒井亨

(Posted on Jun. 11, 2003)
(到華、臺語注音符號教學首頁)

許極燉「教羅的歷史包袱沈重宜改良」(自由廣場,五月十六日),對於楊允言呼籲教育部將台語白話羅馬字訂為台語的標準羅馬字,稱台語白話字有「重大缺點」,因此「莫怪使用者越來越少」。本人以為此言使得有關台語及其文字衰退真正的焦點模糊化,過於失當。台語白話羅馬字的「使用者越來越少」真正的原因絕對不是由文字設計本身而出,而是日本帝國主義與中國國民黨二大外來政權刻意鎮壓、打壓的結果。至今台灣在政治上已爭取民主與自由,但很遺憾地,語言文字政策上尚未討回公道。

台語白話羅馬字(以下簡稱為台羅字)有一百六十年左右的歷史,是諸多專家參與改良,逐漸發展到目前的模式,即使有一些缺點,但譬如台語俗語「1人主張,毌值2人思量」、中國成語「三個臭皮匠,賽過一個諸葛亮」,絕對比一個人的靈機、妄想創造出來的較好。一八八○年代台羅字在台灣逢到高峰時代,所幸地,當時的統治者清帝國並不是現代型國民國家,而民間的文字推廣運動並未遭強暴地阻擋,因此特別在清朝末期的台灣,通曉台羅字的人不僅限於長老教會的信徒,且流廣於一般民眾,極盛時期擁有數十萬人的讀者人口。

然而,台灣變成日本殖民地之後,殖民地當局以日語片假名另造台語拼音系統而透過教育體系等權力機構流通之,以便打擊、打壓台羅字。毫無得到權力系統之支持,甚至受阻擋的文字系統,當然容易流於衰退,同樣的例子在十八世紀的愛爾蘭、法國南部、波蘭等地也看得到。

一九二二年台灣近代抗日運動中最重要的台灣文化協會(文協)成立後,在蔡培火熱烈的建議下,於一九二四年十月將台羅字推廣運動訂為該協會的主要工作之一,而部分幹部之間的聯絡都用台羅字,並決定出版台羅字相關書籍。但蔡氏向日本台灣總督府申請的白話字研習班都未能得到許可,甚至遭警方暴力鎮壓、禁止。

讀者們不要以戰後的蔡氏一直討好國民黨為由,而抹黑說他的一生都是統治者的走狗,其實他在日治時代對日本殖民當局的抗爭且追求台灣現代化的姿勢之堅強,只要看他以台羅字撰寫的〈十項管見〉就可瞭解。

日本殖民地主義者對台羅字的殘暴態度愈接近戰爭愈嚴厲,終於連以台羅字書寫發行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教會公報〉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迫停刊等等,可見日本厭如蛇蠍地對待台羅字。因為就欲推行同化台灣人的日本殖民當局而言,台羅字推廣運動無疑是妨礙「國語」(當時為日語)政策,所以它殘暴打壓台羅字,進一步在戰爭時期中鎮壓台語本身的使用。

戰後中國國民黨的語言文字政策基本上繼承了日本殖民地主義的精神,即同樣地推行「國語」(此次為中國話),同樣地打擊「方言」,同樣地對台羅字厭如蛇蠍。戰後國民黨打擊台語與台羅字的例子不勝枚舉:一九六九年下令禁止在教會公報使用台羅字;一九七三年在香港發行的Embree氏之台英辭典(使用台羅字)亦被禁止進口、沒收;一九七五年天主教瑪利諾會與長老教會的台語新約聖經亦被查禁;其他雜誌等一刊登台羅字馬上就被查禁。而且這些例子都是完全侵害宗教自由、表現自由的殘暴鎮壓,迄今尚未恢復公道。

最近歷史學與社會語言學有關語言或文字的盛衰之研究結果對我們的啟示,乃是語言或文字的盛衰的關鍵因素完全在於政治權力的所在,就是掌握權力的人或集團推動什麼語言或文字,什麼語言或文字旺盛;相反地,未掌握政治權力的人或集團所使用的語言或文字,往往被貶視為「下流的方言」、「幼兒亂畫、大家看不懂」,甚至受到殘暴地鎮壓而衰退;最典型的例子是愛爾蘭戈爾語與文字;十九世紀的斯洛伐克語等東歐語言文字亦如此,台羅字亦如此。台羅字歷經一百年間之外來政權的鎮壓後逐漸衰退,絕對並非文字設計本身的問題。

許氏若認為文字本身的欠缺是文字衰退的唯一條件,先需要對『世界上最不合理(是否改「不合邏輯」更適當?)的英文、中文與日文等的文字系統之流通』--如此不可思議的現象有所說明後,再討論吧! (日籍台灣語言研究者、台灣羅馬字協會理事)

附註:

1)羅馬字標音法的參考網站:

  1. 台語羅馬字教學進修網沾
  2. 通用拼音教材
  3. 閩南語的羅馬拼音
  4. 允言 Un-gian e 台語文網頁

2)台語注音符號的參考網站:

  1. 華、台語注音符號教學
  2. 台語正字
  3. 台語注音符號溯源
  4. 一百年來的閩南系臺灣話研究回顧


(Taiwanese-3) Since Jan. 01, 2008


(TMN) Since June 09, 2002